次年,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率領部眾,吞並鐵勒各部五萬餘落,開始發展壯大。
西魏大統十二年二月,魏帝詔以史寧改任涼州刺史,前刺史宇文仲和占據州府不納。瓜州人張保趁勢造反,殺瓜州刺史成慶,以應宇文仲和。
晉昌郡人呂興亦殺太守郭肆,以響應張保,二州一郡同時作亂。
丞相宇文泰聞報,乃遣太子太保獨孤信、開府儀同三司怡峰引兵前往,與史寧一同討伐叛逆。史寧慰撫涼州士民,全州吏民皆歸附之,唯有宇文仲和占據州城,不肯投降。
獨孤信派將夜攻涼州東北,自率壯士襲擊西南,黎明時克城,擒獲宇文仲和。
瓜州主簿令狐整,字延保,甚得眾望,佯為依附張保,卻使他人向張保進言今朝廷大軍漸逼涼州,宇文仲和勢單力孤,恐不能敵,公宜急分精銳之兵前往救之。
張保信以為然,便問成敗在於將領,未知何人堪當此任?
進言者答道今有主薄令狐延保,文武兼全,何不使其率兵前往?則大事必成。
張保從之,遂使令狐整為將,領兵前往涼州。
令狐整既得軍權,遂引軍行至玉門,召軍中部將豪傑,詳述張保罪狀。諸將於是皆從令狐整,願聽軍令,引兵回師,複來襲奪瓜州。
令狐整引兵複回,出其不意先克晉昌,斬殺叛首呂興,然後進擊瓜州。
瓜州人素來信服令狐整,於是皆棄張保,開門來降。
張保倒也機警,趁亂逃出城來,向西投奔吐穀渾。瓜州軍民眾議,推舉令狐整為刺史。
令狐整固辭不從吾輩隻因張保作亂,恐闔州之人俱被其裹脅而陷於不義,故此方並力共同討之。今諸公不得朝廷命令,複來推舉我為刺史,則令狐整豈非效尤張保而何?
眾人聽其所說有理,乃推舉魏帝所遣赴波斯使臣張道義,使其暫行州事。張道義應之,遂將瓜州及晉昌郡民變之事上表奏聞。
丞相宇文泰覽表,乃請文帝下旨,以申徽為瓜州刺史;征召令狐整赴闕見駕,授壽昌郡守,封襄武縣男,邑二百戶。
令狐整奉詔,即率宗族三千餘人入朝,此後隨從宇文泰征討四方,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宗人二百餘戶,並列屬籍。其宗族子弟,後均有名於當時。
東魏武定四年八月,丞相高歡兵敗回師晉陽,漸漸病重不起。
次年正月朔日,恰逢日蝕。高歡忽然精神複振,使人相扶下榻,披衣出於庭中,仰望空中日暈昏黃,不由長歎日蝕豈為我乎?則某死亦何恨!
回轉內室,便至昏厥。不移時醒來,遂召部下股肱之臣及諸子入內,囑以後事,然後隻留長子高澄,再三告誡道我死之後,滿朝文武皆可重用,惟需防範侯景。其人反複無常,且心懷異誌,後必為亂。戒之,慎之,勉之!
未料此後高歡病愈,好歹反複,直至年底臘月,複轉病篤。世子高澄詐以其父之名,寄書召侯景至鄴城,欲奪其兵權,甚或殺之。
卻不知侯景頗有賊智,當初辭彆丞相臨行之時,便與高歡相互約定臣今握重兵居於遠鎮,人易為詐,離間或誘騙我君臣二人。丞相今後若有所賜文書,皆請在左角文末處添加微點,臣便知不是他人偽作也。
高歡笑而從之,此後文書往來皆以此為暗號,並無第三人知曉。
高澄偽書到時,侯景先見左下角並無微點,便知是假,推辭不至鄴城。後聞高歡疾篤,自知高澄必不能相容,於是乃用行台郎王偉計策,擁兵自固,不複聽朝廷調撥召喚。
高歡臨終,將高澄喚至榻前子麵有餘憂,豈非憂侯景叛邪?侯景專製河南十四年,常有飛揚跋扈之誌,隻有我能畜養,非汝所能駕馭。今四方未定,我死後勿即發喪。庫狄乾鮮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二人秉性剛直,終不負汝。可朱渾道元、劉豐生遠來投我,亦無二心。潘相樂心地忠厚,汝兄弟當得其力。韓軌少戇,宜寬容之;彭樂不知其心,宜防護之。滿營大將堪敵侯景者,唯有慕榮紹宗。我不與紹宗富貴,是將留與我兒,需重用之。
高歡每說一句,高澄便是一拜,淚流滿腮。
高歡喘了半天,歇定又道段韶忠貞仁厚,智勇兼備,親戚之中唯有此人可靠,軍旅大事,宜與其共同籌謀。可惜邙山之戰,我不用陳元康之言,至將宇文泰此一大患留與我兒,此為父死不瞑目之憾。
說罷又喘,待要再囑,忽喉間一陣亂響,長籲一聲,就此薨逝,終年五十二歲。
侯景極負賊智,雖然高澄封閉其父死亡消息,但自加點暗號文書斷絕,便知高歡已是凶多吉少,十有八九已被閻羅請去吃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自念與高澄有隙,心中不安,便寄書與西魏丞相宇文泰,欲舉河南十三州投降西魏。宇文泰素知侯景為人,對其心懷戒備不應。
高澄卻未遵父囑,隻道先下手為強,便使高嶽、韓軌兩員上將領兵五萬來征。
王思政時為荊州刺史,聞侯景欲以河南歸降本朝,而東魏派兵來伐,便急上書丞相宇文泰,認為若不趁機進取,必將後悔莫及。
於是不待朝廷回複,立即率領荊州軍隊一萬餘人,由魯陽關進兵陽翟。
宇文泰聽聞王思政已經出兵,急奏請天子速下詔旨,加封侯景為大將軍兼尚書令,詔命侯景入朝長安。同時派潁州刺史司馬世雲,接收侯景所占土地,並命李弼率軍救援。
高嶽、韓軌等東魏將領聽聞西魏援軍抵達,撤軍退走,王思政遂入潁川。
侯景不肯交出地盤軍隊,急率軍進入豫州,聲稱要進攻東魏,暗中卻派人向南梁請降。王思政趁機調集軍隊,占據侯景七州十二鎮。
宇文泰聞報大喜,便將原欲授予侯景之使持節、太傅、大將軍,兼尚書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諸軍事等官職,一並改授王思政。
侯景欲降西魏不成,反被王思政奪去七州十二鎮,所轄封地去了一半有餘,不由既懼且怒,兼且肉疼。於是趁著其餘諸州尚且不知自己叛反,以河南大行台令箭誘捕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刺史暴顯,將中原各州郡刺史皆換成心腹部將擔任。
又遣軍士二百人,載兵仗幕,趁夜進入西兗州,欲取為己有。未料卻被兗州暗哨密探提前得知,急報刺史邢子才。
邢子才出兵圍捕,將其二百名將士儘皆捕獲,因而傳檄東方各州,請各郡守好為之備,不許侯景之兵入城。由是侯景叛跡益彰,天下皆知。
東魏諸將皆以為侯景之叛是由崔暹所逼,請殺之以息侯景之怒。高澄此時尚無剿除侯景把握,萬不得已,便欲殺崔暹,以謝罪於侯景。
元老重臣陳元康急諫止道今綱紀已定,若因數將在外,丞相為取悅其心便枉殺無辜,廢棄刑典,豈不有負天神,何以安撫百姓?漢景帝時晁錯前事之鑒,願公慎重思之!
高澄乃止,遣司空韓軌總督諸軍,再討侯景。
字幕西魏大統十三年,梁武帝太清元年。
正月十七日,梁武帝夢見中原牧守皆以其州郡來降,舉朝稱慶。
翌日清晨,便召中書舍人朱異,告之夢境,並問孤為人少夢,若有夢,必實現乎?
朱異答道然也,此乃宇宙統一之兆。
武帝聞奏大喜,然而意猶未決,自語雲我國有如金甌,無一傷缺,今若忽受侯景之地,難道是良策?倘招致紛壇,後悔何及!
朱異揣摸帝意答道今侯景分魏土之半歸附,如非天啟其心,人讚其謀,何以至此?若拒之不納,恐絕後來之望,願陛下勿疑。
二月,魏文帝以侯景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穀公,再下詔旨,令其西入長安。
侯景本靠軍隊起家,豈肯自動解除兵柄?實不得已,便決定率部投降南梁。乃遣行台郎中丁和出使建康,上表於梁武帝。其表略雲
臣得魏高丞相恩遇,本應以死報之,奈與其子高澄有隙,天下所共知也。今高歡已逝,臣恐見害於其子,故請舉函穀以東,瑕丘以西,豫、廣、潁、荊、襄、兗、南兗、濟、東豫、洛、陽、北荊、北揚等十三州歸附陛下。青、徐數州,僅須短書半簡,即可致之。況黃河以南皆在臣職權之內,取之易同反掌。若齊、宋平定,再徐圖燕、趙可也。
梁武帝覽其降書,即令丁和暫退,召集群臣商議。
尚書仆射謝舉言道我國去年方與東魏通好,致邊境無事,和平共處。今若納其叛臣,未見失地還歸,先引戰火燒身,臣等以為不宜也。
梁武帝道雖然如此,朕但得侯景,則塞北可清。機會難得,卿等不可固執。
於是再宣丁和上殿,問道侯公決定至朝來降,始於何日?
丁和答道我家主公定計之時,是為正月十七日。
梁武帝回思,自己得夢之時,正是正月十七日夜,今聞丁和回答,就便以為神助,必得中原。於是更信朱異之言,當即下詔,拜封侯景為河南王、大將軍、持節,位極人臣。然後付予丁和璽印令符,厚遣使還,歸報侯景。
高澄聞報侯景投梁,即依父親遺言,啟用慕容紹宗為將,命引十萬大軍南下。
侯景聞說魏軍大至,仍派丁和為使,到建康向南梁求救。梁武帝想也不想,即派貞陽侯蕭淵明掛帥,亦發十萬大軍,前去支援;複遣司州刺史羊鴉仁運糧,率軍接應侯景。
五月,高澄遣武衛將軍元柱引眾數萬,晝夜兼程追襲侯景,兵敗於穎川之北。
侯景雖勝一陣,但因南梁援軍未至,乃退保潁川。次日東魏司空韓軌已至,兵圍潁川數重。侯景大懼,複願割東荊州、北兗州、魯陽、長社四城,遣使向西魏求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丞相宇文泰聞之,遣太尉李弼、開府儀同三司趙貴,率兵一萬,赴潁川相助。
侯景卻恐梁武帝責問,乃遣中兵參軍柳昕上奏蕭衍王旅接應未至,死亡交急,臣遂求援於關中,以救目前之危。事不得已,本圖為國,望不加罪!
梁武帝倒是通情達理,回書侯景大夫出境,尚有所專;況始創奇謀,將建大業者?理應適事而行,隨機應變。卿誠心歸本,何假言辭!
一邊下詔,催促羊鴉仕進兵。
六月四日,東魏韓軌聞西魏李弼、趙貴將至,引軍還歸鄴都。梁將羊鴉仁遣長史鄧鳴率兵至汝水,李弼、趙貴亦引兵還長安,惟餘王思政入據潁川。
侯景佯稱拓地,引兵出屯懸瓠,複乞救西魏,宇文泰使韋法保及賀蘭願德領兵助之。
大行台左丞王悅諫道侯景之於高歡,始厚鄉黨之情,終定君臣之約,任居上將,位重台司。今高歡剛死,侯景即叛,乃知其所圖甚遠,終不為人下者。況彼能背高氏,豈肯儘節於明公哉!丞相今增其實力以兵援之,某恐貽禍於將來也。
宇文泰然之,乃以帝命遣使,複召侯景入朝長安。
此時西魏大軍已入豫州,長史裴寬明向主將韋法保進言我聞丞相複召侯景入朝,但侯景生性狡詐,必不肯奉命入關,將軍不若伏兵斬之。
韋法保雖然深信其言,然而畢竟不敢圖謀侯景,便借口帝詔已出,回師同軌。
王思政亦覺侯景有詐,遂密召賀蘭願德等還師,分布諸軍於七州十二郡,靜待時變。
侯景至此,乃知西魏已覺己詐,又知梁武帝亦不可侮,遂辭詔不入西魏,寄書與宇文泰道某雖恥與高澄雁行,但安能比肩明公哉!
宇文泰覽書,已知侯景並非真心投降,乃遣行台郎中趙士憲,全部召還前後所遣援助侯景諸軍,任其自生自滅。
七月二十五日,梁將羊鴉仁引軍進入懸瓠城。
梁武帝聞報,詔改懸瓠為豫州,壽春為南豫州,改合肥為合州。便令羊鴉仁為司、豫二州刺史,鎮守懸瓠,西陽太守羊思達為殷州刺史,鎮守項城。
八月初一日,下詔大舉征伐東魏,遣南豫州刺史、貞陽侯蕭淵明總督諸將。
二十四日,梁武州刺史蕭弄璋攻拔東魏磧泉、呂梁。九月十九日,蕭淵明屯軍寒山,距彭城十八裡,使侍中羊侃斷流築堰,二旬而成。
東魏徐州刺史王則拒城固守,羊侃勸蕭淵明乘水勢大漲以攻彭城,蕭淵明不從。
諸將議論軍事,蕭淵明皆不能對,但雲臨時製宜。
東魏大將軍高澄使大都督高嶽救彭城,欲以金門郡公潘樂為副。
陳元康諫道明公決計不可。潘樂不善機變,不如慕榮紹宗,且乃先王之命。明公但能以赤心相待此人,侯景必不足憂。
高澄大悟,乃以慕容紹宗為東南道行台,與高嶽、潘樂同行。
早有鄴城細作探知高澄部署,走馬燈般前來報與侯景,足不旋踵。侯景起先不以為意,聞說高澄派韓軌來征,則對諸將說道此乃食豬腸小兒,有何能為!
及聞高嶽複來,又道兵精將庸,亦無能為。
及聞慕容紹宗領兵前來,侯景即直驚得以鞭叩鞍,麵有懼色道是誰有此見識,叫鮮卑兒高澄遣慕容紹宗來!若果真如此,必是高王未死邪?
部下諸將聽罷,無不驚駭,果真以為高歡未死。
說話之間,慕容紹宗率眾十萬已兼程而至,率先占據橐駝峴,以待分進合擊。
南梁侍中羊侃聞魏軍前鋒已至,急勸蕭淵明乘其遠來疲憊擊之,蕭淵明不從;明晨又勸出戰,亦不聽之。羊侃由此萬般無奈,乃率本部軍出屯堰上,觀其勝敗。
大戰在即,高澄使人持節至前敵,改封慕容紹宗為燕郡公,任命為東南道行台,授以開府之權,使其節度三徐、二兗等州軍事。
慕容紹宗被幽禁數年,今日一旦重新啟用領兵,不由感慨人生無常,複悟當年高歡抑製自己,必是留作今日,為其子高澄所重用。
於是精神百倍,意氣風發,率引十萬大兵,竟往彭城而來。
字幕慕容紹宗,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後,身材魁偉,沉默寡言,膽略過人。
此次出兵之前,慕容紹宗常做同一個夢,夢到自己花白頭發全部掉光。其認為此乃不祥之兆,乃自謂道我二十歲後,頭上便生有蒜發。蒜者,算也。豈謂我壽算將儘乎?
慕容紹宗屢思此事,預感將有水厄。於是行軍途中常跳入水,望以此法破除厄運。
參軍房豹諫道命由天定,豈是人力所能改變者。明公若果有水厄,則非禳解所能破除;若無水厄,又何需禳解?
慕容紹宗笑道公言甚是,我亦不能免俗也。
因率東魏大軍兵至彭城,引步騎萬人首攻南梁潼州刺史郭鳳大營,箭下如雨。郭鳳遣偏將至中軍大營請援,主帥蕭淵明卻因沉醉而不能起,命帳下諸將去救,眾將皆不敢出。
北兗州刺史胡貴孫冷哼不止,乃獨率麾下千人出戰,衝入東魏軍戰陣,斬首二百級。譙州刺史趙伯超擁眾數千,不敢往救,遂臨陣脫逃,引軍遁還。
慕容紹宗天晚收兵,召集眾將道來日決戰,我引中軍佯退,誘吳兒向前追我,公等擊其側背,則此戰必勝。
眾將聽聞不用正麵突陣,皆都欣然允諾,隻等來日決戰。(本集完)
喜歡華夏真相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真相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