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閃回,太原城中。
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聞說劉弘基、長孫順德私自招兵,便欲下令逮捕。武士彠急忙勸阻道劉弘基及長孫順德乃為唐公門客,其奉唐公之命募兵討賊,有甚過錯?
勸阻已畢,複又來告唐公,勸其小心戒備兩位副留守。李淵便令武士彠帶兵埋伏在宮城東門外,以備不測。留守府司兵參軍田德平得知此事,欲往告發於王威。
武士彠威脅道今城中全是唐公部下,募來新兵都歸晉陽令劉文靜所管。王威、高君雅隻寄身副留守之位而已,其能奈何唐公?
田德平被其唬住,於是作罷。
李淵攻取長安,封武士彠壽陽縣開國公,其後曆任光祿大夫、禮部侍郎、黃門侍郎。李淵稱帝後,又封其為義原郡開國公,列入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可免死一次。
武德年間,武士彠曆任庫部郎中、檢校並鉞將軍、檢校右廂衛、工部尚書兼判六尚書事。參與創製唐朝典章製度,故晉爵為應國公。
趙郡王李孝恭謀反,李淵召還長安審訊,令武士彠任檢校揚州都督府長史。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武士彠奉調入京,後改任豫州都督。
閃回結束,至此李孝常謀反被殺,李世民改派武士彠出任利州都督。
武士彠於是攜帶家眷,就任利州。在此期間,成都人袁天罡來其府上,武士彠待為上賓,命妻子楊氏出見。
袁天罡一見其妻大驚,斷言道夫人骨相非凡,定生貴子!
武夫人聞而大喜,乃命家人將二子武元慶、武元爽領出,請袁天罡相之。
袁天罡搖頭道此二子皆可官至三品,不過是保家之主,不算大貴。
楊氏甚不甘心,又喚長女武順。
袁天罡相罷說道此女雖至大貴,而不利於其夫。
當時次女尚在繈褓,楊氏複命保姆抱出,身作男孩打扮。
袁天罡一見,大為震驚道此子龍瞳鳳頸,極貴驗也!但可惜身為男子。
武氏夫婦齊聲問道若為女子,又當如何?
袁天罡斷然答道若為女子,則前程不可限量,將來必為天下之主!
武士彠聞言失笑自三皇五帝以來,何曾聽說過女子可為天下之主?先生醉矣。
袁天罡見其夫婦不信,便不再言。此被褥中次女,便是武則天。
貞觀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晝出現。
太史令李淳風因此占卜,得其卦辭道女主昌。
此時民間又廣傳《秘記》之言稱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唐太宗聽聞此謠,非常不悅。其後忽有一日,太宗大宴玄武門政變群臣,聚飲暢言。時有負責守衛玄武門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李君羨,在席間道出自己小名為“五娘子”。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太宗李世民聞說“五娘子”之稱,又因其官邑屬縣乃是武連縣,其中帶有一個“武”字,由是大為猜忌,終於尋個無關痛癢罪過,下詔將其誅殺。
多年以後,武則天入宮,被封為才人。
太宗忽憶及當年曾枉殺李君羨之事,便私下問李淳風《秘記》所言,實可信乎?
李淳風奏答臣仰觀天象,俯察曆數,發現此人正在陛下宮中,不出三十年將為天下之主,將李唐子孫屠殺殆儘。
太宗不以為然既如此,將凡有嫌疑之人統統處死如何?
李淳風答道此乃天命,不能違背。既天數已定此人未來必能稱王,陛下豈能殺之?若勉強牽扯,亦隻能徒殺無辜而已。況三十年後,此人已老,也許心存善念,禍害甚小。如今即便處死,則上天或降下更為強大之人,恐陛下子孫將無一幸免矣。
太宗聞言半信半疑,也便不再過問此事。
閒言道罷,書歸正本。且說唐太宗有誌建立盛世,留意選賢任能,命魏徵為尚書左丞。魏徵直言不諱,前後上諫兩百多事,太宗全然接納。
當時便有近臣妒忌魏徵受寵,遂以其為親戚謀私獻譖。太宗便使禦史大夫溫彥博按察此事,發現皆係子虛烏有,皆屬誣陷。
溫彥博遂言於天子魏徵不存形跡,未能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
太宗遂令溫彥博責讓魏徵自今宜存形跡。
魏徵入奏臣聞君臣同體,宜相與儘誠;若上下但存形跡,則國之興喪尚未可知。
太宗瞿然吾已悔之。
魏徵再拜臣幸奉事陛下,願為良臣,勿為忠臣。
太宗便問忠、良有異乎?
魏徵答道稷、契、皋陶,君臣協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逄、比乾,麵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
李世民聞而大悅。
太宗神采英毅,見識超人,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恐失言獲罪。李世民知之,每見有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和藹可親,並謂公卿人欲自見其形,必資以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善待忠臣。苟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弑,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無毋儘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聞聽此諭,當即便有人獻策陛下宜命秦王府舊兵儘除武職,宿衛大內。
太宗道朕以天下為家,惟賢是與,豈舊兵之外,皆無可信者乎!卿之此意,非所以廣朕德於天下也。
如此拒之,卻也不以為忤。
帝尚節儉,又謂公卿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讟者,與人同利故也。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鑒秦而止。王公已下,宜體朕此意。
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素樸,衣無錦繡,公私富給。並兼君明臣賢,國力大盛。
鏡頭轉換,按下大唐,複說突厥。
突厥既強,敕勒諸部分散諸地,與突厥雜處,有薛延陀、回紇、都播、骨利乾、多濫葛、同羅、仆固、拔野古等十餘部,臣屬於西突厥曷薩那可汗。
曷薩那對敕勒諸部征稅無度,敕勒各部怨聲四起,先後叛走,推舉契苾哥愣為易勿真莫賀可汗,居住貪於山北。又推薛延陀乙失缽為也至小可汗,居住燕末山北。
西突厥至射匱可汗之時,兵勢再強。二部又去掉可汗稱號,向其稱臣。回紇等六部居住在鬱督軍山,隸屬於東突厥頡利可汗。
西突厥至統葉護可汗之時力量削弱,乙失缽之孫又帥部落,向東臣服頡利可汗。不久頡利政治混亂,薛延陀與回紇、拔野古等部相繼叛離。
頡利派兄子欲穀設帶十萬騎兵前去征討,回紇酋長菩薩迎戰於馬鬣山,以少勝多,大敗欲穀設,追至天山,俘獲其大部兵馬,回紇勢力因此大振。
薛延陀也攻破頡利四設,頡利可汗勢力更衰。天又降大雪數尺,百姓饑餓,頡利可汗害怕唐朝乘機進攻,帶其兵馬潛居朔州。
貞觀二年初,眾臣請擊突厥,太宗以新與結盟攻之不義,乃罷。
便在此時,西突厥統葉護可汗與大唐和親,派真珠統俟斤隨唐使李道立朝貢長安,獻上萬釘寶鈿金帶和五千匹馬,並迎娶唐宗室公主。
東突厥頡利可汗不欲兩國和親,由此不顧國內大困,屢次興兵入寇,又派人威脅統葉護道迎娶唐朝公主,休要從東突厥境內經過!
統葉護大憂,由此未能與唐公主成婚。
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趁機而起,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真珠可汗,並接受唐王朝冊封;東突厥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
由此唐朝反擊突厥條件,已經成熟。
突利可汗建牙帳在幽州之北,統治東部地區。因所轄奚、霄等數十部大多叛變,紛紛投降唐朝,突利可汗不能禁止,故被其叔頡利可汗厲言責備。
頡利斥責已罷,複派突利前去討伐薛延陀、回紇叛軍。
突利可汗戰敗,自己逃回。頡利大怒,將突利囚禁十多日,並加以鞭撻之刑。突利因此生怨,回到牙帳之後,反叛頡利可汗之意已決。
其後頡利可汗欲侵唐朝,派人向突利征兵,突利非但不給,反遣使上表唐太宗,請求率部南下,加入唐朝。頡利聞知大怒,由是帶兵攻打突利,突厥內戰便起。
貞觀二年四月,突利派使來唐,請求援助。
太宗召集大臣討論,因問道朕與突利約為兄弟,今其有急,不可不救。然而前在渭水與頡利亦結盟未久,如此奈何?
兵部尚書杜如晦奏道戎狄無信,渭水之盟猶如一紙空文,當不得真。今其內部相攻,陛下若不因其亂而取之,待彼二部和好,後悔無及。夫取亂侮亡,古之道也。
李世民又看長孫無忌,此番無忌不語。
恰在此時,契丹酋長叛離突厥,帶領部眾降唐。頡利可汗隨後亦派使來,請求唐朝歸還契丹酋長,自願以唐朝叛徒梁師都交換。
唐太宗決意與突厥開戰,便對來使說道契丹與突厥本來不是一族,今其自願歸附我大唐,你突厥何故索之!梁師都本是中國之人,盜我土地,暴我百姓,突厥受而庇之,我興兵致討,輒來救之。彼如魚遊釜中,何患不為我有!假使不得,亦終不以降附之民易之。
突厥使者見唐天子態度如此強硬,隻得回報可汗。
唐太宗便下敕令,先去招降梁師都,恕其叛國之罪,命其率眾歸降。梁師都不肯,太宗複詔命夏州都督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使其設法逼迫梁師都投降。
劉旻奉旨,遂遣小股騎兵踐踏梁師都莊稼,且派人施行反間計,使梁師都君臣相猜。
梁師都部將李正寶等策謀擒殺梁師都,事泄後被迫降唐。
劉旻見此,以為時機已到,上疏奏請出兵。唐太宗即遣右衛大將軍柴紹掛帥,殿中少監薛萬均為副,又派劉旻據守朔方東城,共同進伐。
梁師都聞報大驚,遂先下手為強,引本部軍直至夏州,欲先下其城,使唐軍失據。
唐將劉蘭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動,梁師都攻之不克,又糧草不足,隻得趁夜退兵。便在此時,劉蘭成全軍開城追擊,因而大敗梁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突厥發兵救援梁師都,無巧不巧,在距朔方數十裡處,正遇柴紹大軍。
柴紹率軍奮勇出擊,雪夜設伏,大破突厥軍馬,複乘勝而進,包圍朔方城。突厥不敢救援,城中食儘。梁師都從弟梁洛仁率本部軍嘩變,誅殺梁師都,舉城投降。
隋末最後一路反王梁師都,就此亦告消亡,曆時一十二年。
唐軍既克朔方,便為反擊突厥奠定進軍基地。捷報傳至長安,太宗李世民大喜,乃以其地設置夏州。柴紹轉升左衛大將軍,升梁洛仁為右驍衛將軍、朔方郡公。
便在此時,西突厥內部生變,統葉護可汗被其伯父莫賀咄殺死,自立為侯屈利俟毗可汗。部族百姓不服其統治,弩失畢部自行推舉泥孰莫賀設為可汗,然而泥孰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