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集 平定遼東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三十七集 平定遼東

第三十七集 平定遼東(1 / 2)

顯慶五年,十二月壬午。

唐高宗發兵東征高麗,是為唐朝第二次大規模攻打高句麗國。

乃兵分四路,各派一路大總管,皆是大唐朝能征慣戰之將。以左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蒲州刺史程名振,為鏤方道總管。將兵分道,東擊高麗。

又使青州刺史劉仁軌,坐督海運覆船,以白衣從軍自效。

鏡頭閃回,敘述高句麗由來,並其前世今生。

畫外音高句麗存在於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共705年曆史,乃屬中國古代邊疆政權,地跨今中國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北部。南北朝時期曾改稱“高麗”或“高氏高麗”,與公元十世紀所建立高麗(又稱王氏高麗)並無繼承關係。高句麗政權為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餘人朱蒙建立於玄菟郡高句麗縣,亡於唐高宗總章元年。

高句麗建國之初,國號應為“卒本扶餘”,是以其國王為號。公元14年,卒本扶餘占領王莽新朝玄菟郡高句麗縣,由此改稱“高句麗國”。

自公元3年,高句麗將都城遷到如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內“國內城”,此後400餘年,高句麗政權一直定都於此。

東漢建立之後,高句麗不斷兼並周圍邊疆政權,逐漸強大。

東漢末年,遼東郡被公孫度控製。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待曹魏攻下遼東後退兵,高句麗發兵襲擊遼東西部。

正始五年曹魏反擊,摧毀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曹魏以為其國已滅,於是班師。未料七十年後,高句麗重建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玄菟。

晉永嘉五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朝鮮半島通往遼東水陸通道;後於永嘉七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建興二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對朝鮮半島北方統治。

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執政之時,向外擴張勢頭愈猛,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又全部占領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版圖。

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國內穩定統一,並改革政治軍事。元興三年(404年),平安好太王在位,攻占遼東之地,進入鼎盛時期。一戰攻克扶餘64城,1400村落。

義熙九年(413年),長壽王登基,延續其父擴張好戰政策。元嘉四年(427年),長壽王遷都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控製。

公元六世紀,高句麗安藏王被刺,其兄安原王繼位,王室間紛爭加劇。最後年僅八歲陽原王登基,反對派幕僚開始建設軍隊,對自己領地進行控製。

大寶二年(551年),百濟與新羅聯合攻打高句麗,奪取漢江流域,但百濟在戰爭中幾乎精疲力儘。

承聖二年(553年),新羅以助百濟名義出兵,卻對百濟發動攻勢,終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百濟聖王次年進攻新羅報複,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

隋開皇十七年,高句麗平陽王聯合靺鞨進攻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次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因時逢雨季,道路泥濘,陸軍糧草供應不上,軍中又遭遇疫病;水路隋軍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大軍死亡損折十之七八,由是被迫退軍。

其後隋煬帝與唐太宗數次東征高麗之戰,本書前文已經詳表,此處不再贅述。

閃回結束,書接前文。

顯慶五年十二月,唐高宗分兵四路,大舉進攻高句麗。

轉過年來,改元龍朔元年。高宗猶恐四路大軍兵力不足,又募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四萬四千人,命前往平壤、鏤方行營報到。又以鴻臚卿蕭嗣業為夫餘道行軍總管,率領回紇等諸部兵前往平壤。如此以來,共集大軍二十餘萬。

大軍在途,鐵馬金戈,大船填海塞江。

此時在半島境內,當初蘇定方平滅百濟,曾留下郎將劉仁願守百濟府城(泗沘),又以左衛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

王文度不知為何,卻在渡海時去世。百濟僧人道琛、義慈王舊將福信聚集人眾,據守周留城,從倭國迎來王子豐立之為主,率軍包圍府城。

劉仁願留守軍馬僅有數千,寡不敵眾,急修表告急。唐高宗複下詔任命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統帥王文度軍隊,又征發新羅兵,以援助劉仁願。

字幕劉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人,漢章帝劉炟之後。

劉仁軌為官清廉剛正,因處理畢正義案得罪中書侍郎李義府,被貶為青州刺史。高宗發兵征討百濟之時,劉仁軌奉命督海運,海上大風不利航行,李義府強行督促出海,結果船隊在途中遇風沉沒,軍士死傷嚴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義府對高宗奏道不斬劉仁軌,無法向百姓謝罪。

舍人源直心反駁道海風暴起,非人力所能預料。豈可因此斬殺大將,自斫棟梁!

高宗於是將劉仁軌免職,以白衣隨軍。李義府又示意郎將劉仁願將劉仁軌殺死,因劉仁願不忍而罷。平定百濟戰後,劉仁願被任為都護,鎮守百濟都城泗沘。

至此唐軍大舉征伐高句麗,因左衛中郎將王文度渡海時病亡,遂授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統軍。

劉仁軌領命,於是率軍渡海東征,在百濟登陸,與新羅軍合兵,一起殺向泗沘城,前來援救劉仁願。

百濟複國軍未料唐軍來得恁快,倉促迎戰,被城內外兩麵夾擊,一戰而退。劉仁軌於是進城,與守將劉仁願會合。

此時北方高句麗境內戰報傳來,說大元帥蘇定方圍攻高句麗都城平壤已久,戰事不利,又值大雪,已經退出平壤。

劉仁軌閱覽戰報未畢,唐高宗遣使來下詔書平壤戰事不利,大軍已回,卿等隻據百濟一城,朕憂不可獨固。為免陷於重困,卿等宜拔營移軍以就新羅,共其屯守。若新羅王子金法敏不需藉卿留鎮其國,即宜泛海以還。路途迢遙,奉旨即行,不須還報。

諸將士聞詔大喜,鹹欲西歸中原故鄉。

劉仁軌思索半晌,卻對諸將說道《春秋》之義,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國家之舉,專之可也。況在滄海之外,密邇豺狼者哉!且人臣進思儘忠,有死無貳,公家之利,知無不為。主上欲吞滅高麗,先誅百濟,留兵鎮守,製其心腹。雖妖孽充斥,而備預甚嚴,宜礪戈秣馬,擊其不意。彼既無備,何攻不克?戰而有勝,士卒自安。然後分兵據險,開張形勢,飛表聞上,更請兵船來伐可也。

諸將強敵四圍,我等寡不敵眾,豈保必勝?

劉仁軌朝廷若知其戰有成,必當出師命將,聲援才接,凶逆自殲。非隻不棄已成大功,實亦永清海外。今平壤之軍既回,熊津又拔,則百濟餘燼,不日更興,高麗逋藪,何時可滅?且今以一城之地,居賊中心,如其失腳,即為亡虜。我若拔營移兵東入新羅,又是寄人籬下之客,若有稍不如意,到時悔不可追。況鬼室福信與僧道琛等為人凶暴,殘虐過甚,扶餘豐對其二人猜惑不信;彼等外合內離,鴟張共處,勢必相害。我等唯宜堅守觀變,乘便取之,不可輕動,更不可還中國也。

眾將聞言,俱都樂從。劉仁軌於是將適才之語寫成奏章,請來使帶回,稟奏天子。

唐高宗看到劉仁軌之奏,十分滿意,複傳示文武,眾臣也都交口稱讚。

此後事態發展,果如劉仁軌之料。當時鬼室福信修建真峴城以守,因前番大敗於泗沘,便縮回真峴,以修養元氣。因聽聞唐軍在高句麗戰之不利,已經退兵,便謂百濟留守唐師已成孤軍,預備乘勢再往攻伐。

劉仁軌早就猜著,於是先發製人,遂引新羅軍乘夜襲擊峴城,攀牆而上,斬關落鎖,殺死城衛,引外麵早已埋伏以待大軍入城。夜半攻襲,拂曉破城而入,取得完勝。

真峴城破,鬼室福信僥幸逃脫。唐軍自此遂通新羅運糧之路,解除此前孤守泗沘,四麵陷於敵圍之困境,局麵為之一新。

百濟王扶餘豐猜疑鬼室福信攬權,派人將其殺死。於是複國軍內部分裂,人心惶惶。

劉仁軌趁機嚴整其師,四處攻擊,逐漸收複失地,繼而進迫熊津。

扶餘豐聽聞唐軍驟至,自忖不敵,遂急遣使到倭國太高句麗兩處求援,一麵命在熊津江口豎立兩柵,以禦敵軍。

劉仁軌再與新羅兵聯手攻打,攻破其柵,百濟複國軍被斬殺並溺死者一萬多人,損失慘重。僧道琛等人見事不妙,遂解除對府城泗沘包圍,退守任存城。

當時新羅軍隊糧儘,返回其國,百濟境內隻餘唐軍獨自支撐。

僧道琛於是自稱領軍將軍,福信自稱霜岑將軍,招集徒眾,勢力越來越大。劉仁軌兵少,便與劉仁願合軍,遺使報回長安。

唐高宗聞報百濟情勢嚴重,遂一麵下詔命新羅出兵,一麵派任雅相、契苾何力、蘇定方、蕭嗣業率軍,水陸分道並進,再次東征。

當年新羅王金春秋已薨,其子金法敏即位,乃奉大唐天子之詔,派的將軍金欽為帥,統軍西征,以援助唐將劉仁軌。未料新羅軍剛始到達古泗,便被百濟霜岑將軍福信截擊。

金欽一戰而敗,於是返回新羅,再不敢出。

鏡頭轉換,按下劉仁軌激戰百濟,複說蘇定方征伐高句麗。

龍朔元年七月,蘇定方軍至浿江,擊敗高句麗守軍,此後長驅直入,包圍平壤。

九月,契苾何力到達鴨綠水,高句麗莫離支蓋蘇文長子名喚淵男生,當時代父親執掌全國兵權,親率數萬精兵據守江岸,以阻止唐軍渡江。

契苾何力到達,正趕上連夜北風,江麵堅冰大合,遂率軍乘冰渡江,一舉打敗高句麗江岸守軍,斬首三萬級,其餘皆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淵男生僅以身免,匹馬逃回平壤。

龍朔二年,淵男生恢複元氣,複引大軍來戰唐師。然而恰巧便於此時,長安發來天子詔書,敕令由於鐵勒入侵,命契苾何力、蕭嗣業所部迅速班師,還救關中。

契苾何力二將無奈,隻得引軍退還。

於是平壤城北部,隻有大將龐孝泰率其十三子及五千子弟兵,駐守蛇水。

字幕龐孝泰,廣西白州人,被唐高祖李淵授任南州刺史。

武德六年四月,龐孝泰與南越州民寧道明、高州首領馮暄反唐,攻陷南越州,後又進攻薑州。合州刺史寧純引兵救援薑州,大敗叛軍,龐孝泰由是再次降唐。

太宗李世民初伐高句麗,龐孝泰為水軍總管之一,泛海直趨高句麗都城平壤。

顯慶五年,龐孝泰時為左驍衛將軍,統率嶺南兵隨蘇定方東征百濟,一舉平滅,因功升為沃沮道行軍總管。

翌年蘇定方再次出征高句麗,龐孝泰率其鄉裡子弟兵五千人隨征,奉命駐守蛇水。

淵男生率三萬精兵來攻,龐孝泰率軍迎擊,因寡不敵眾,全軍迅速潰散。

便有部將勸道如此下去,不至半日,我軍便即覆沒。今劉伯英陣營離我未遠,何不聚眾突出重圍,前往投之?

龐孝泰回顧五千子弟,僅餘其半,怒目答道蘇將軍以蛇水重地托我,豈可輕易棄之!某伏事唐廷兩代天子,過蒙恩遇,高麗不滅,吾必不還。今何力大軍已撤,諸將各自防禦不足,伯英等何必救我?又我將鄉裡子弟五千餘人,今並死儘,豈肯以一身自求生邪?

於是拚死力戰,與其十三子皆死於難。

龐孝泰殉國後,其部屬遵其遺囑,將其首級取下送回博白,安葬於大山雲飛嶂嶺上。

唐軍既撤其半,又時值隆冬,天降大雪,蘇定方終於圍攻平壤不克,遂解圍而返。

字幕龍朔三年,倭國天皇應百濟王扶餘豐之請,遣大將毛野稚子為帥,率領二萬七千人來助百濟,進攻新羅。

劉仁軌知道倭人向來勇悍,急向朝廷奏請援兵。

高宗聞報,遂令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率軍渡過渤海,到百濟沿江登陸,來與劉仁軌等會師。唐軍得到援兵,因而士氣大振。

劉仁軌與孫仁師升帳聚將,共同商議下步行止。



最新小说: 玄學美人通陰陽,瘋批權臣撐腰寵 中世紀女領主 穿到十年後,白月光被我搶娶豪奪 總被召喚的我於高危世界成為大佬 重生七零:狠戾軍官被我撩紅眼 匪禍天下 將軍擄嬌 俯仰人間二十春 我馴養師,養蟲族天災不過分吧? 春日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