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
“神火將”魏定國這回算是撿到了一個大功勞,李成這一死,梁中書夫婦可就完了,李成都死了,其他朝廷士兵誰還敢往上去?
他直接白撿了個大便宜,活捉了梁中書夫婦,直接位居首功。
而在梁中書夫婦被生擒後,大名府守軍大部分放下武器投降了,被圍困了幾個月,城內的物資基本上也都匱乏了,軍民雙方也都厭戰情緒嚴重,狄泉親自帶兵進城,當地百姓則是捆了王太守前來歸降。
根據王太守平日裡和梁中書沆瀣一氣欺壓百姓的情況,狄泉當即將王太守斬首示眾,以平息民憤。
民眾還要求要殺了梁中書兩口子泄憤,但是考慮到這倆人情況特殊,狄泉並沒有立刻殺死,而是告知民眾要另擇日期,公審公判他們兩口子。
至於孟子嶺戰役,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最後朝廷兵馬還是全軍覆沒,生俘一萬零兩千人,大名府這座北方重鎮已經徹底易主。
但是,梁山方麵損失也不小,將領方麵不同程度的受傷者很多,“撲天雕”李應、“插翅虎”雷橫、“拚命三郎”石秀、“銅錘將”傅天亮、“摩雲金翅”歐鵬、“打虎將”李忠、“沒麵目”焦挺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輕重傷。
至於戰損,士兵傷亡足有八千之眾,還有至少三千多傷員,醫療組的“神醫”安道全看到了這場麵都頭疼了。
而且,後來林衝見到戰局基本上大定了,叫短期受訓的軍校生上去加深實戰經驗,結果問題很大。
當然,這次作戰,雖然調動了很多精銳,其中大部分還是以各地新軍為主力,這些人也是乏善可陳。
眾所周知,出於封建時代的舊社會的士兵大都來自於農村目不識丁的年輕農民,他們大都缺乏軍事素養與勇氣,即使是參加了軍隊,如果沒有充足的訓練和物質保障,在實際的軍隊生活和戰場中,也會有種種令今人不可思議的事例。
戰場上出現的情況可是太多了,首先是軍校生那邊,是以連排為單位進行進攻,結果在進攻時,林衝發現居然有三個連畏敵不前,而且林衝數次下令不見回應。
而且最可氣的是,他們是被一些被拿著弓箭的少數的潰兵給打垮,而他們手裡拿著火器連開火都不敢了!
還有一個班的人集體當了逃兵躲在角落不敢參戰如,還有一班人的人被領頭的帶到溝內去躲起來,他們看見前麵的夥伴展開地集結被個彆散兵打散了,就往後縮,連吹二次前進號不前進,吹了三次不答號,完全對軍令置若罔聞……
而結合到了訓練上的具體的表現是,在軍校裡麵搞打靶,五十餘人竟有近一半人一發不中,軍校裡麵攏共有一個團的學生,有十二個個班長不認識表尺,一個團裡麵有一個排認不得步槍表尺,更有連副都不識表尺。
也不是說沒有教給他們,實在是這些人學了就忘了!
後來林衝考慮,射擊精度不佳,那便可以投彈代替——投彈訓練較射擊更加簡單,且在“轟天雷”淩振那邊,搞土製炸彈、手雷的製造起步早、產量大,能讓軍校生有更多的訓練機會。
可即使如此,訓練任然是較差的,如這些孟子嶺戰鬥中,充當了前鋒的軍訓團第一營就投擲手榴彈失誤,被樹木枝乾彈回炸倒己方,造成非戰鬥減員六人。
韓願在戰後報告中便認為,這是由於日常訓練隻看投擲遠度而不看投擲高度導致的。
而按說最考驗戰士體質與戰鬥意誌,最為貼合這個冷兵器時代的白刃戰,他們打得也是遜色於敵軍——這場孟子嶺之戰固然戰鬥打得很殘酷,但是他們的表現也很難評說,在白刃戰時,有的戰士衝上去,幾個回合就被刺倒,之前訓練的打法幾乎全忘了,一點都使不出來。
而有準備的,在伏擊敵軍中,按說事先有準備不是,卻更凸現了這一劣勢他們軍校生一個排五十餘人包圍九個禁軍士兵,結果麵對禁軍突圍,“刺刀見紅”時,竟無一人敢阻攔,還是待敵衝出後才放箭將之擊斃。
按說白刃格鬥刺刀見紅,本來是梁山軍打仗的優勢和強項,畢竟軍校生學的是“天朝教師”周侗的簡化武藝,在“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衝的訓練下學習的技術。
而在這次對陣中卻沒有占多少上風,這些龍驤軍手中的騎槍比梁山泊軍校製式武器裡麵的刀槍長了許多,這些禁軍刺殺技術又普遍較好,畢竟久經沙場,那是宋朝真正的精銳部隊,有的戰士衝上去,幾個回合就被刺倒……
由於訓練時間短,而且他們的軍事技術教育沒有很好的進步,所以孟子嶺戰役的多次戰鬥中打坍敵人不能殲滅,如上述類似的白刃戰還有,基本上軍校生戰鬥力很差,二三個戰士沒有打勝一個禁軍,最後是側方殺過來的鐵人軍戰士將敵擊斃。
甚至還遭遇了烏龍,軍校生是兩個連之間因為打紅了眼,自相誤會,被本團部隊誤擊,拿著三眼銃在戰鬥中射擊到友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而且其他部隊也有很大的問題,前線指揮官戰術單一,每一個戰役戰鬥都是以血肉和敵人拚,傷亡很大,這對士兵來說,有些不負責任。
狄泉認為老百姓把他們的子弟交給梁山泊,他們要對這些子弟兵負責任,而很多前線的將領都不會指揮戰士打仗,戰術操作極少,是以督戰精神來指揮戰士,基本上是靠著身先士卒來打仗,激勵士氣,一衝鋒一說就是“操你媽,為什麼不衝?殺呀!衝呀!”亂叫一陣,不知組織火力和使用兵力,隻是猛打猛衝,蠻乾,傷亡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