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冀州,鄴城。
州牧府。
書房內,袁紹看完手中一封剛剛收到的書信,不禁哈哈大笑,順手將書信遞向側席的逢紀,喜道
“果然不出所料,趙雲小兒北上太行道,欲從並州回代郡!”
這是河內野王李氏家主李邵,派人給袁紹送來的急信。
趙雲不走袁紹治下冀州,而走太行以西的並州,袁紹為何還這麼高興?
難道他怕趙雲假道伐虢,圖謀他的冀州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聯盟瓦解,袁紹急匆匆趕回冀州,是因為他早就在謀劃一件事情,或者說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趙雲!
短短六年時間,趙雲從一介庶族鄙民成為一州之牧,在這個成就全看出身的時代,絕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然而趙雲就是這麼成長起來了!
這樣的人,你可以看不起他低微的出身,但絕對不敢小看他的能力。
袁紹同樣鄙視趙雲的出身,但從來沒有小看趙雲,反而是令袁紹感到威脅的存在。
既然是一大威脅,那麼就要提前將之扼殺,免得後患無窮。
趙雲的屬地在幽州,幽州在冀州以北,並州北部以東。
那麼,不管伐董結果如何,趙雲終究要回幽州,而這就是袁紹扼殺後患的機會。
後人都以袁紹是失敗者的身份,說袁紹色厲膽薄,好斷無謀!
其實這是片麵的,十常侍之亂,其實可以說是袁紹之亂,若不是袁紹不斷唆使何進召外軍入京,董卓就進不了京,大漢就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而袁紹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難道不知道召外軍入京是取亂之道嗎?
不!
袁紹不僅知道,而且還預料到了結果。
袁紹就是要讓董卓那個西涼匹夫,狠狠踐踏大漢最後的尊嚴。
因為,這樣才是袁氏的機會!
所以說,袁紹才是真正將大漢推入萬丈深淵的始作俑者。
一個能把何進、董卓當馬前卒的人,若你再以袁紹是失敗者的眼光去看待,那你就錯了!
在曆史上,袁紹成功利用董卓踐踏大漢尊嚴,然後又以伐董盟主的身份,賺儘了風頭,使得天下附者景從。
比如,有鬼才之稱的郭嘉,王佐之才的荀彧,第一時間想到的投效之人,都是袁紹。
曆史上說,郭嘉因發現袁紹難以成大事,才離開了袁紹,其實又何常不是郭嘉發現,袁紹麾下聚集了太多人才,難以發揮自己才能的原因。
至於荀彧離開袁紹投曹操,也許是荀彧發現袁紹才是亂漢之人,回頭輔助扶漢的曹操。
當然,曆史到底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言歸正傳。
袁紹參與會盟,未能如願坐上盟主之位,使袁紹失去了伐董的動力,他在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經過細細地思量,袁紹發現一個不在他計劃之內的變數。
那就是趙雲!
召外軍入京的計劃中,他沒想過遠在幽州的趙雲,但是趙雲莫名其妙的殺來了雒陽。
這雖然對他多年的謀劃,沒有太大改變,董卓還是順利進京了。
可後來慢慢就出現了偏差,本該在京中的蔡邕,因為趙雲密謀救少帝和蔡邕等人攪和在一起,又因趙雲的出現,王匡跟著瞎鬨,河內太守一職被董卓換成了蔡邕。
本來袁紹沒有太在意,可當蔡邕當選盟主,他就陡然驚醒了過來。
趙雲!
這個不在他計劃中的人,卻破壞了他的計劃。
從那天起,袁紹就在大量收集所有關於趙雲的信息,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頭狼,凶惡狡猾的頭狼。
袁紹深恨趙雲破壞了他計劃的同時,也感到了危機。
因為這頭狼,就懸在冀州北部;他不能再任由這頭惡狼成長下去,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袁紹開始著手謀劃趙雲,他要讓這頭惡狼回不了幽州。
因為惡狼出來覓食,早晚會回巢穴,而他就要在惡狼回巢的路上,滅了這惡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