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陳景銘沐休日。
練字紙和墨不足,讓他爹他帶去縣城買紙墨,買完後他爹去雜貨鋪子幫忙。
鋪子夥計劉二回來見過陳繼銘,“小東家,宋家娘子麥芽糖漲價了,而且南街新開了一家雜貨鋪子,麥芽糖他家買走了”。
劉二沒能拿到貨,心裡氣憤不已。
“宋家娘子說每次做不來太多,他家拿了貨咱家就沒有了”。
陳繼銘在看賬本,聽到劉二所說眉頭微皺,“南街那家雜貨鋪是誰開的”?
劉二,“姚家鋪子,說是姚家女兒開的,以後就是姚家女兒的嫁妝”。
陳繼銘,“這樣一來南街就有三家雜貨鋪子,其它貨物呢”?
“除了麥芽糖,其它的還沒有”。
陳景銘注意到鋪子賣的東西品種少了很多,貝殼首飾已經沒了,他哥一般搞批發,乾貨啥的都是批發多於零賣。
麥芽糖,這個我熟,要不要告訴大哥怎麼做?
還有紅糖,白糖,肥皂,油?吃的油!
陳繼銘說話了,“去其他作坊看看,實在沒有就算了”。
劉二把買到的貨卸下來,今天去碼頭進的鹽也送來了。
陳景銘:要不然先搞點細鹽出來,現在的鹽雜質多的很,有點苦澀味,細鹽賣的價高不苦,做麥芽糖還得先發麥芽。
他家還養蠶呢顧不過來咋辦?
“哥那個麥芽糖好賣嗎”?
陳繼銘回頭看他,“麥芽糖是哄小孩子的,宋家主要賣飴糖”。
“不是有紅糖嗎,怎麼都吃飴糖”?
陳繼銘笑了,“飴糖是糖塊可是大人孩子都愛吃,紅糖一般農戶都用來泡水待客,哪能一樣”。
“不就是做飴糖,有什麼難得”。
“小弟,不可大放厥詞,做飴糖也有秘方,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陳景銘心中不屑,在古代確實靠秘方,在現代,某度一搜啥都有,做法都有好幾種,視頻教授包學包會。
決定回家就發麥芽做麥芽糖,給他哥一個驚喜。
陳繼銘對完賬,帶著弟弟去吃飯,路過一家布莊,陳繼銘和這些店家已經熟悉,笑著打招呼。
“咦”,陳景銘來到這個時代還沒見過這邊絲綢,拉著他哥進去逛。
瞅了一會看到一邊有碎布,看著像是剛裁下來的。
拿起來看過一遍,發現有殘次,難怪裁了下來。
陳景銘問布莊掌櫃的,“你家賣布都會剩些布頭邊角料”?
布莊掌櫃的看他是陳繼銘弟弟,長得白淨可愛,誇了幾句,聽他問就說,
“對呀,每月都有一些有刮殘次的布匹,剪下來賣不掉,能包好幾包了”。
“我能看看嗎,也許有我想要的”?
布莊掌櫃的一愣,“唉這,你要那些邊角料乾嘛”?
“你家雜貨鋪子還賣那些”?
這句話是問陳繼銘的,畢竟陳景銘一看就是一個六歲小豆丁,誰把他當回事。
陳繼銘看陳景銘滿眼期待,“賀掌櫃,能看看嗎”?
賀掌櫃點著陳繼銘一笑,“你還真寵弟弟”。
衝鋪子喊了一聲,“二富去拿些殘次布頭給陳家小郎”。
“知道了,不一會二富拿來一包絲綢布條,什麼顏色花色都有。
陳景銘扒開看看,大大小小的布頭寬不超過半尺。
還有串色的,不光絲綢還有刮花的絹紗,花花綠綠一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