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行不義必自斃,鎮北王這些年盤踞那北域,也是過得頗為不自在。”
“北遼白白失去了鎮國大宗師,又怎麼肯放過他,這些年在北域,大小戰爭不斷,其中有半數之多都是與那北遼發起的。”
林書豪暗暗咋舌。
一個鎮北王,就能數十年和北遼大軍鬥得有來有回,這鎮北王還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趙長祿像是猜中了他的心思,接著道“如果真是鎮北王一個人,自然不能和北遼正麵交戰,他鎮北王在厲害,也是個凡人。”
“你是說有人幫他?”
林書豪腦海中浮現了一個人——戍邊王。
趙長祿點了點頭“女帝陛下的親弟弟,也就是西北邊防軍大將軍戍邊王——納蘭景瑞。”
果然是他。
戍邊王一直覬覦帝位,鎮北王肯定是利用了他這個弱點與其達成了某項共識。
賑災銀案子構陷王大人目的是給雲州蝗災打掩護。
或者說是保住孫義輔這隻深水狼。
然後借著孫義輔的職權,放那支神秘的軍隊入駐大乾朝腹地。
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還有一點,我沒想通。
雲州案的工具人孫義輔的死,有些蹊蹺。
到底是誰殺了孫義輔?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怕我順著孫義輔這條線查出什麼,那他沒必要將孫布政使以贖罪的方式,弄到鬼林去。
這麼做反而更像是友軍該做的事。
當初活捉孫義輔是板上釘釘的事,既然要殺孫義輔,交給朝廷,一樣能辦到。
為什麼要救了他,然後又殺了他呢?
等等!
這麼細細分析下來,林書豪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細節。
大意了。
不管是賑災銀的案子,還是雲州案,都說明一個問題。
朝廷裡有條大魚在暗中謀劃這一切。
也就是說,救走孫義輔的人,是吃定了孫義輔落入朝廷手裡不會死。
這才做出了有悖常理的舉動。
這個發現細思極恐。
能左右一位布政使的生死,朝廷中大有人在,可是能讓孫義輔不死的人,滿朝文武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而且這個人,很可能連女帝也無法乾預,或者說想不到。
孫義輔的罪名滿門抄斬都不能贖其罪,誰能有這麼大的能量,能救這麼一個人?
林書豪隻覺得汗毛直立,冷汗蹭蹭往下冒。
首先排除鎮北王,鎮北王盤踞北域多年,不可能在女帝身邊安插這樣一股勢力。
女帝更是對他防備有加,鎮北王也不會蠢到在老虎頭上拔毛。
一旦被發現,保不準女帝會起兵討伐他。
而且他真有這個魄力,也不會費這麼大的勁,密謀這一切了,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豈不是更省事。
林書豪更傾向於戍邊王納蘭景瑞,這位親王他了解甚少,而且作為女帝的親弟弟,朝廷中肯定有眾多擁護者,他有能力做到這一切。
相比於權勢滔天的鎮北王,戍邊王的地位也不那麼敏感。
這麼想來女帝在邊關安插親信節度使,也是在防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