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分封藩王,給你們豐厚的封地和優渥的生活,就是希望你們能夠忠誠於大明,守護好這片江山!”
“可是等到大明危難之時,你們在乾什麼!”
“你們冷眼旁觀,眼睜睜看著大明亡國!”
“身為朱家子孫,難道沒有一點責任和擔當嗎!”
朱元璋憤怒之下,猛地拍了一下龍椅,震得整個大殿都仿佛在顫抖。
“真是氣煞我也!”
朱標看著天幕的信息,心中不免有些難受,但他努力保持冷靜,試圖安慰朱元璋。
“父親息怒,或許這其中有什麼隱情。”
朱元璋冷哼一聲,他也希望如此。
......
永樂年間。
朱棣對“藩王”這個名詞無比敏感。
畢竟他在登基之前,就是藩王。
如果是他的大哥朱標繼任皇帝,他必定是熱衷北伐、扞衛邊疆的藩王。
都怪朱允炆那臭小子,逼得他造反。
而他在上位之後,為了其統治的合法性和正統性,他不得不給予藩王們在洪武朝所受到的特權。
然而,鑒於自己曾經的造反經曆,他又不得不對藩王們做出必要的防範。
因此,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進行清算與平反。
朱允炆的弟弟,先降封,再廢為庶人。
他站錯隊的弟弟遼王,自然會遭受貶斥。
對於**而亡,撕下建文朝廷“仁義道德”假麵具的湘王,他內心充滿了感激。
所以他在登基之後不久,便派人前往荊州,為湘王及其王妃重立衣冠塚,並將建文朝廷賜予的惡諡“戾”改為“獻”。
在建文時期被廢的幾位親王,自然也得到了平反和複封。
當然,這一切並非出於仁慈,而是為了穩定政權。
當他的統治日益穩固後,他對那些恃寵而驕,甚至暗懷異心的宗室們同樣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打擊。
而他也削減了藩王的軍事權力,以確保他們無法再對皇權構成威脅,防止藩王造反。
朱棣心中驚疑不定,麵色突然難看了幾分。
難道這就是藩王們在大明危難之際無動於衷的原因嗎?
因為他們手中沒有兵權,即使有心為國家出力,也顯得力不從心,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明亡國。
若真是他的原因,那他豈不是大明的罪人?
......
【朱元璋的後代,這些曾享受了兩百多年榮華富貴的龍子龍孫們,在國家遭遇危機時,作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們表現出來的對大明的熱愛卻遠不及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長期受壓迫的平民百姓。】
【這裡有兩個故事,或許能揭示一些真相。】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的臉色顯得異常複雜。
朱家子孫,他都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而且給了極其優厚的生活條件。
然而,這些朱家子孫的表現卻讓他深感失望。
他們不僅未能如他所願地守護大明江山,甚至連對大明的熱愛都顯得如此淡薄。
這讓朱元璋感到十分憤怒與不解。
這簡直就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朱元璋的臉色逐漸鐵青,怒火在心中燃燒。
他分封藩王,設立宗親製度,難道是個笑話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