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急嘛,我可沒說你生活作風有問題,你緊張什麼。”王嘉慶抬了抬手笑道。
抽了口煙,王嘉慶說,“說正事。老書記找我談過,說你那個紅星拖拉機廠,想要承接一部分十五匹拖拉機的生產。”
光明廠的15匹馬力拖拉機已經研製成功,這種小四輪對光明廠來說壓根沒有任何的技術難度。李路就找到老書記說了自己的想法,老書記很看重他,雖然沒答應下來,但也沒有明確表態。敢情老書記是等新廠長到任。
原來不是壞事,李路穩了穩心緒,問道,“廠長,我是廠職工,在外面辦工廠,違反了規定,這個事情……”
王嘉慶擺了擺手,說,“我沒跟你談這個事情,你就把心放下。再說,你的拖拉機廠是市府重點關注的工廠,我還敢反對不成。”
李路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廠長,有你這句話,我就徹底放心了。”
王嘉慶笑道,“光明廠明年要移交地方,很多東西要改變,雖然你以職工的身份開了個工廠,但從地方經濟大局來看,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不會反對,反而應該提供幫助。”
李路笑了笑說,“廠裡不處分我就燒高香了,不敢奢望幫助。”
“這麼說,你是不想接小四輪的生產任務了?”王嘉慶眯著眼睛笑道。
李路連忙道,“當然不是。廠長,咱們廠的產能都用在了南方牌輪式拖拉機和光明牌履帶式拖拉機上面,一車間現在又在搞亞洲虎坦克專案。就算能騰出一部分產能來,也很難滿足小四輪的產量。小四輪是咱們廠應對市場化經濟的重要產品,產能跟不上可不是小問題。”
王嘉慶抬了抬手,“你繼續說。”
李路點了點頭,道,“採取外包的模式,光明廠提供技術支援,由紅星拖拉機廠分擔一部分生產任務。一來保證了光明廠的利潤,二來也解決了產能的問題。”
王嘉慶笑著點頭,“沒錯,我對這樣的模式很有興趣,所以今晚過來就是想和你談一談,你的拖拉機廠,有沒有這個生產能力。”
“絕對沒問題的,這一點廠長可以放心。”李路挺了挺胸脯,話鋒卻是一轉,道,“不過,一些生產裝置,恐怕要光明廠聯絡購買。一些比較重要的車床,紅星拖拉機廠買不到。”
當前的環境下,那些裝置不是你一個私營工廠說買就能買到手的,國營大廠根本都不會搭理你。光明廠出面的話那就不一樣了。
無疑,王嘉慶是富有改革精神的領導,他又是技術人員的年輕幹部,思想更加的開放。否則,他絕對不會對這樣的方式產生興趣。這與南方處於改革開放前沿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又擔任過機械廳副廳長,珠三角地區那邊不斷出現的外資、合資企業,王嘉慶顯然是沒少接觸新思維的。
這要是放在思維固化的老幹部身上,會痛罵這種行為是挖國家牆角。
“來,具體談一談你的想法。”王嘉慶道。
李路精神振奮,領導問及具體,那說明距離落實是不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