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攤主猶豫一下,問,“送哪?”
“百興村。”
攤主爽快地說,“沒問題!”
百興村就在邊上,實際上是屬於城區的,就一蹬腳的功夫。李路也是看到他有腳踏車才這麼問,非工作時間,李路基本上不開廠裡的212吉普車,他沒腳踏車什麼的,這麼近的距離,那臺留下自用的LC80跟院子裡放著,就這麼腿著來。
“一會兒跟我走,小威,給人結賬。”李路說完就往前去了,繼續看年貨,對聯什麼的,也是要找人寫的,街上就不少,還要買些其他的,估計要一堆。
這邊正熱鬧地置辦著年貨,楊青松飛奔著找過來,騎著二八腳踏車,人沒到聲音先到,“老三!老三!老三!”
李路從賣海鮮的攤位那站起來,目光戀戀不捨地離開那些天然的魚蝦蟹,對郭翰威說,“別挑了,看看有多少,都整家裡去,回頭到冰廠弄點冰冰上慢慢吃。”
“好嘞哥。”
說話間,楊青松就一身中山裝推著嶄新的二八腳踏車過來了,頭髮仔細的梳成三七分,看著就像個幹部,滿頭的汗水,喘著粗氣說,“你爸媽回來了!”
李路頓時愣了。
他的養父母,回到之後,李路第一時間打聽他們的去向,得知是被送走接受思想教育,怕再沒機會見面,沒成想,回來了。
“在哪?”李路激動地抓住楊青松的胳膊。
“在家啊,能在哪,你快跟我回去。”楊青松說,村裡誰都知道李路的事情,因此楊青松才心急火燎地找過來通知。
李路拽了一把郭翰威,“去,把那賣牛肉的叫上,咱們回家!”
“我這就去!”郭翰威拔腿就跑。
楊青松載了兩手提了兩大袋年貨的李路,用力蹬起來,飛也似的回家。李路嫌楊青松蹬得慢,跳下車就邁開長腿跑,一陣風的就過去了。
“哎哎哎,老三!在原來的老房子那!”楊青松扯著嗓子喊。
遠遠的李路說知道了,楊青松就感嘆道,這當過兵的是不一樣,跑起來都比別人要快好多。
後面的送牛肉的攤販也是目瞪口呆,眼看追不上,就緊蹬兩腳跟上楊青松,打招呼,“同志,勞駕問一下,剛剛那位同志的家你認識嗎?”
楊青松扭頭看去,驚呼起來,“鍾華?”
“楊青松!”叫鍾華的攤販也吃驚喊道。
兩人連忙停下來,扶著車把說話。原來兩人是在下鄉的時候認識的,鍾華是從山東過來的下鄉知青,當年和楊青松都是在前進農場勞動改造。
“你怎麼在這裡?你不是回山東了嗎?”楊青松非常驚訝。
政策出來之後,他回來進了屠宰廠當屠夫,當時要好的幾位知青也都紛紛迴歸城市,這個鍾華按理來說是回山東了的。
楊青松百思不得其解,說,“我記得你是第一個拿了回城指標的,你這是……”
打量著鍾華,一副農民裝扮,不是裝,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了。臉上原先僅有的一絲書生氣也是不見了的。
呵呵笑了笑,鍾華說,“我讓給小鳳了。”
“她?”楊青松就更吃驚了,失語道,“她不是和那個村主任搞上了嗎……”
鍾華的臉色就有些變了,但很快就恢復過來,擺著手說,“不說這些。”
“鍾華,你……”楊青松嘆口氣說,“唉。”
“反正我家裡也沒人了,回去不回去都一樣,她的情況不同。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她會珍惜的。”鍾華說。
楊青松冷笑道,“我看未必。行了,老鍾,不說這個了。你現在住哪裡?”
“留在前進農場了。”鍾華說,“承包了幾十畝地,呵呵。”
“你還真是準備當一輩子農民了。”楊青松拍了拍鍾華的肩膀,說,“既然留下來了,為什麼不來找我。行了,今天你別回去了,在我家過年。”
“不行,有十幾頭牛要伺候。”鍾華搖頭。
楊青松說,“先別管那個,走走走,跟我回家。”
兩人蹬了腳踏車,一起往百興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