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小姑娘看著五六歲的樣子,實際上小五已經八歲,么妹也有了六歲。只是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發育緩慢,因此顯得與實際年齡不相符。李路看著倆妹妹,心裡難受一陣一陣的。
蔡葉芬抹了眼淚,輕輕拍著倆女兒的小腦袋,說,“哭什麼,那是你們三哥。”
一家人在哭天搶地之中團聚。
大哥李耀華,二哥李家華,四弟李祖明,五妹李曉琳,六妹李倩凡,這就是李路這輩子的兄弟姐妹。現年四十二歲的李國光、蔡葉芬夫婦是村裡最不會讓人小瞧的一家子,因為他們的女兒眾多。
從名字能夠看得李路的特別之處。
李耀華二十一歲,李家華二十歲,在生了他們哥倆之後第五年有了李祖明,李祖明比李祖明足足小了六歲。再往後,八歲的李曉琳,六歲的李倩凡。
李路並非李國光夫婦親生,十歲那年,他被寄養到了這個家。
“爸,媽。”
李路看著破敗不堪的老房子,對李國光夫婦說,“咱們不用住老房子,我轉業回來,區府給分了個大院子,就是村頭那大院子。”
這會兒,郭翰威也到了,馬上的打招呼,“叔,姨。”
“這不小威嘛,長高了啊。”李國光拍著郭翰威的腦袋,郭翰威乖巧得很。
和其他人打了招呼,郭翰威說,“叔,姨,哥現在是光明廠保衛科的副科長,是幹部了,區府給分了大院子,哪裡還要在這老房子貓著。”
隨即,他對李路說,“哥,我招呼人來搬家。”
說完就一溜煙去了。
李國光把李路拉到一邊,低聲說,“三兒,那大院子是你爺爺留下的,你以後就在那住吧,我們就不過去了。”
這話說得叫李路心痛得很。
四年前,李國光一家被送走改造,他被爺爺的老部下接走到部隊當兵,這個家一下子就分離了。如今回來,他李路再不同往日,但李國光這一家子沒有變化,並且非常清晰的在和李路之間畫上了一條線。
李國光不是普通農民,他上過大學,是陸港地區有名的農業專家,只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淪落到如今這個境地。哪怕如此,他知道李路不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早晚要和他們這些人劃清界限。
說白了,李國光認為他們家高攀不起。
如此如何不叫李路心痛。
李路忍著眼淚說,“爸,你不要跟我講這些,現在不要講,以後也不要講。我的家人都在這裡,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不會變。”
他不再和李國光糾纏這些事情,他真怕自己忍不住哭。
轉過身,李路對站在那邊靜靜看著的兄弟姐妹們,說,“大哥,二哥,搬家,如果你們還認我這個兄弟,你們不搬,我就搬回來!”
李耀華一咬牙,拽了一把李家華,“老二,搬家!”
李路對老四李祖明說,“老四,別愣著了,快去幫忙。”
“好嘞三哥。”李祖明屁顛屁顛的去了。
李路把老六李倩凡抱起來,拉了小五李曉琳的手就往外走,“走,跟三哥到新家去。”
郭翰威這會兒帶了平時跟他混的小年輕呼啦啦的過來了,郭翰威就吆五喝六的讓大傢伙動手搬家。其實除了行李和一些破壇爛罐,並沒有多少東西。
蔡葉芬走過來,嘆口氣對李國光說,“別讓孩子為難了。”
李國光點點頭,無奈地說,“隨遇而安吧,走,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