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道,“為了便於以後的外貿,我們紅星廠斥資一千三百萬美元購買了華福號,它跑完這一趟就會返回陸港正式移交給紅星廠。幾位,你們顯然沒有搞清楚情況,五千萬港幣甚至買不下華福號,你們要注資紅星廠,張嘴就要百分之三十的股權。陳主任,市府是不是打算毀約,把紅星工業園區的地收回去,然後折價算進股份裡,要紅星廠個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用這樣的方式來達到控股紅星廠的目的?”
他頓了頓,道,“對不起,一些話我以後必要提前說清楚。在商言商,你這個香港永基集團要注資紅星廠,你不要天真的注資五千萬,就你算是注資五十個億,你也沒這個資格。如果考慮政府行政命令因素,我不發表意見,紅星廠是個人獨資企業,陸港市府要是有本事拿走,那就拿走,三哥之前也經常說,紅星廠雖然是個人獨資企業,但是如果國家需要,他會毫無怨言地拿出來交給國家!”
李耀華和李家華都是同樣的神情,很明顯他們三人都是得到了明確指示的。
“你們二位看樣子還是沒搞清楚我們紅星廠是做什麼生意的。”李耀華沉聲說,“伊朗和伊拉克從我們這裡買了七八個億美元的軍火。我們正在籌備建設的專案中,有一個坦克工廠一個飛機制造廠。香港永基集團確定有那麼實力參合進來?”
李家華呵呵冷笑著說道,“我不知道你們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但是就算吳永基過來,他也不敢這麼不要臉。你們一個永基集團一個太平洋電影公司,我倒是對你們有些瞭解。我們在香港的分公司是唯一一家不交三藍公司費用的貿易公司,想必你們是衝這一點來的吧?你們是不是認為,我們家老三不在了,紅星廠和奮遠公司同樣有精密機械進出口資質和外匯自主權,所以認為紅星廠比較虛弱就打算下手?我說話有點直,但這個話我還真不知道怎麼樣來委婉地說,因為我擔心你們聽不明白。懂我的意思嗎?”
陳昌看見吳永輝和明威的表情越來越難看,並且是越來越難堪,他這個十足的門外漢,竟然說道,“這是市府領導的意思,希望你們雙方能夠合作,達到強強聯合的目的……”
“陳主任!”李耀華忍不住了,猛地站起來不重不輕地拍了一下桌子,把陳昌給震住了。
吳永輝悄悄的抹了一把汗水,看著李耀華。明威心裡面已經把楊豔芳給操了個十七八遍,因為許多關於紅星廠的情況,都是從楊豔芳那邊聽來的。他當然有理由相信,作為趙旭的老婆,楊豔芳的訊息是最準確和全面的,比如李路外出考察之前給紅星廠高層留有具體指示這麼一個關鍵的情報,就是從楊豔芳那裡得知的。
明威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趙旭儘管是李路的心腹,但是他對紅星廠的情況根本不瞭解。李路的部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情況,彼此不會有很深的交叉交流。除非像蘇童、郭翰威這樣的一身跨兩個公司職務的。
況且,因為陸港之夜和挪用打拐基金的事情,趙旭事實上已經逐漸淡出了李路的核心圈子。
在這種情況下,明威也許能夠透過一些渠道得知紅星廠高層的訊息,但是對紅星廠的整個架構以及資產情況,不花大量時間去了解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耀華盯著陳昌,終究還是緩和了一下,陳昌畢竟是處級幹部,不能像訓斥普通公務人員那樣去訓斥,他拉開抽屜取出一份厚厚的資料,放在桌面上,指著說道,“這是我們蒐集到的關於香港永基集團的情況。截止去年底,資產規模大概是十億港幣,包括了上市公司的市值。”
“陳主任,我不太清楚您!是否瞭解。整個香港永基集團,哪怕國家允許港資企業進入軍工製造行業,他們想要注資獲得紅星廠的控股權,就算是把所有資產抵押出去湊齊了十億港幣,也佔不掉紅星廠百分之十的股份!”李耀華擲地有聲地說道,“您明白什麼意思了嗎?現在您知道紅星廠的具體情況了嗎?”
振聾發聵!
陳昌的神情頗具代表性,他先是下意識的看向吳永輝,然後是突然想起應該懷疑李耀華所說的話,所以又懷疑地看向李耀華,當他注意到李家華和蘇童都是一副看傻逼的神情的時候,他意識到李耀華說極有可能是事實。
問題在於,作為管委會主任,他竟然不知道他管理的紅星工業園區裡面的紅星廠竟然已經發展到了這個規模!這是他難以想象的規模了。
蘇童很冷靜地說道,“坦克工廠,飛機制造廠,這些都是已經簽訂了合約的合資專案,而紅星廠下屬的歌星航發廠,三二五廠,材料研究所,航發研究中心,汽車研究所,等等這些機構,隨便哪一個拉出來估值都會上億元。說到底,你們能挺著腰桿子站在這裡說要注資五千萬獲得紅星廠百分之三十股權,的的確確得承認你們的勇氣已經去到了一個很難形容的程度。”
李家華走過去站在三人面前,冷冷說道,“三位沒什麼事那就請回吧。”
吳永輝整個人的腦袋都會亂的,他才發現之前所得到的資訊幾乎沒有準確的。他實際上有那種小錢辦大事的想法,但是他絕對沒有想過不花什麼錢就能拿到紅星廠的百分之三十股份。
原因只在於,他所得到的情報全都錯了。知道紅星廠是出口精密機械的,但是他們得到的情報是,涉及軍火出口的,那是紅星防務公司,不是紅星廠。完全沒有想到,紅星廠和紅星防務公司之間有一個總代理協議。
同時這也說明,海關那邊扣留紅星廠的貨物,與陸港市府這邊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如果有關係的話,陸港市府肯定知道紅星廠和紅星防務之間錯綜複雜的交易關係。
面對海關,李耀華等人是有些擔心的,但是如果是面對陸港市府,那麼即便沒有李路的指示,他們也絕對不會有任何的畏懼,這就是陳昌第一次來要地皮搞影視基地的時候,李耀華對他不客氣的原因。
紅星廠和奮遠公司要是停擺,整個陸港地區的經濟建設就要倒退十年!
一拍兩散的結果陸港市府絕對承受不起,因為紅星廠和奮遠公司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把陸港市乃至陸港地區推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全國範圍內首屈一指的市場經濟搞得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地區。
海關不同,人家掐著你進出口的脖子,你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