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姑娘哪敢說個不字,眼睜睜的看著李路二人上了樓梯,心想,不會出什麼事了吧。那人一看就是幹部,走路都帶著氣勢,不過跟在身後那人怎麼看都不像是好人。
“哥,303!”郭翰威壓著聲音指了指前邊的一個門。
李路掃視了眼走廊,對郭翰威說,“你在外面看著,有情況就敲門。”
“哥你放心!”郭翰威胸脯一挺。扒了冬衣能看見的是排骨,典型的營養不足。
走上前,李路敲開了門。
開門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大背頭梳得一絲不苟,打了髮蠟,白襯衣黑西褲黑皮鞋,臉上帶著笑容,抬眼看到一身軍裝的李路,頓時愕然。
“同志,請問你有什麼事?”
李路揹著手,微笑說,“是餘嘉豪先生嗎?”
“我是,請問你……”餘嘉豪警惕地看著李路,有隨時準備後撤步的跡象,下意識的危險意識。
笑了笑,李路拿出自己的工作證遞過去,“不要緊張,我是光明廠保衛科的,冒昧來訪,是以私人身份和餘先生談一樁生意。”
“光明廠保衛科?”餘嘉豪接過工作證仔細看了看,沒有錯,的確是大名鼎鼎的光明廠,而且還是副科長,這麼年輕的副科長。
不是假的,這氣勢,腰間那手槍,不能有假。
在餘嘉豪這樣的港人眼中,光明廠是超級大廠,上萬人的工廠,這在本港是看不到的。
“李科長,你好。”餘嘉豪換上笑容,和李路握了握手,但還有有些畏懼,攜槍帶彈的,誰都怕。
李路呵呵笑了笑,指了指腰間的手槍,解釋道,“下班直接過來的,怕餘先生你出門沒遇上,絕不是有意冒犯。”
“沒關係沒關係,請坐。”
兩人落座。
招待所再簡單不過,但和很多家庭比起來,這甚至顯得有些奢侈了。這個年月住招待所,那是要單位開介紹信的。不過這對港人來說不是問題,市場放開了,各地都眼巴巴地等著港澳同胞投資辦廠,怎麼方便怎麼來。
餘嘉豪雖然只是電子廠銷售,但是他手握貨源,是各地供銷社的座上賓。因此每次來都是供銷社直接給安排住進市府招待所。
“不知道李科長想要做什麼生意?我只是電子廠的銷售,恐怕幫不了你。”餘嘉豪說。
上來就拿話給堵上了,李路並不介意,太順利那才不正常。
“我要跟你談的是一年十萬起步的生意。”李路說。
餘嘉豪皺眉看著李路,他懷疑自己遇到的是個精神有問題的,張嘴就十萬二十萬的,他們電子廠一年的產值也就百十萬,十萬是什麼概念,這人傻了吧?
這個年代的十萬塊錢的社會價值,從某個純粹的角度來看,是比三十年後的一千萬發揮的作用都要大的——儘管賬不能這麼算。
“李科長,你知道你們陸港地區,一年銷多少貨嗎?哦,既然你知道我,那你一定打聽到,我們電子廠主要是生產收音機和錄音機的。”餘嘉豪說。
李路說,“一年賣多少,這個資料我沒有掌握。但有一個情況,你我都很清楚。購買收錄音機需要相應的票,票是配給的,很多人弄不到。這就等於切割了市場的一個大部分出來。餘先生,我可以在供銷系統之外賣貨,並且,我敢保證,一年的銷售額不低於十萬元。”
市場經濟正在啟動,今年明年就會開始發力,他怕嚇著餘嘉豪,否則一百萬一年的銷售額他都敢說!
餘嘉豪不再把李路當成神經病了,很明顯,李路是做過調查的,而且李路說的,正是餘嘉豪苦惱的地方。買收音機要收音機票,買電視機要電視機票,買腳踏車要腳踏車票……
這讓自由市場過來的餘嘉豪實在是很難適應,但是大陸市場那麼龐大,他只能和供銷社合作。供銷社的貨不是不好賣,而是想買的沒資格買,想賣的不能隨便賣!
“十萬有些誇張了吧?”餘嘉豪笑道。
李路一聽,就知道有戲了,一年十萬,李路根本沒放在眼裡,要快速積累第一筆啟動資金,一年之內他至少要弄到五十萬元!
為此冒些風險是值得的,賣點收音機電視機什麼的,只是開胃菜。
“如果餘先生能夠聯絡到電視機貨源,我敢以我光明廠保衛科副科長的身份擔保,一年銷售額至少達到十萬。”李路笑著說道。
只能拿光明廠來背書,除了光明廠,李路沒有任何能夠使人信服的底氣。
餘嘉豪不動心是不可能的,驚訝而懷疑地看著李路。光明廠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且是陸港地區購買力最強的一個群體。這麼看,合作倒不是不能考慮。
李路丟擲合作方案:“成立貿易公司,我用銷路入股。”
不是不學無術的武夫。
餘嘉豪陷入了思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