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了指裴磊,詹華明道,“小裴,你是專案組我方代表,這個事情你具體負責吧。”
“是,詹總。”裴磊連忙答應下來。
裴磊走過去笑著打斷李路和韋德之間的交談,對李路說,“小李,廠裡決定任命你為專案組翻譯小組組長,主要負責和韋德先生的接洽交流。走吧,陪著韋德先生一起到飯堂去吃飯。”
說完笑著對韋德點了點頭。
李路在韋德期待的目光下翻譯說道,“我的上司命令我主要負責與你進行接洽交流,韋德先生,合作愉快。”
韋德高興的和李路握手,“非常愉快。”
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遇著個說話有熟悉口音的華夏年輕人,並且還是一位對相關技術非常熟悉的小夥子,這讓韋德十分的高興。至少接下來的時間裡,他不用再擔心語言上面的障礙了。
李路的臨時加入,讓牛軍的角色變得有些尷尬,但她卻是鬆了一口氣。牛軍不認為自己被忽視了,她只是單純的認為更有能力的人替代了自己的位置之後,讓工作更好的得到完成,從而鬆了一口氣。
當然,她的任務沒有結束,專案組其他人和美方團隊的交流,一樣的離不開翻譯。
李路指了指趙旭說,“小趙,你去告訴張衛偉,我不在的時候他暫時負責保衛科的工作。”
“是,老大你放心去吧!”趙旭答應一聲,帶著人飛也似的走了。
李路隨著專案組的幾十號人浩浩蕩蕩的向飯堂的幹部餐廳那邊去。他的一半心思在牛軍身上,確切地說是在六歲的未婚妻身上。瞅準一個空當,李路走過去低聲問牛軍,“牛老師,您是第一小學哪個班的班主任來著?”
“一一班。”牛軍禮貌的笑了笑,回答。
在別人看來。或者在牛軍的眼裡,李路這是在搭訕,隨便找個話題聊天。
李路呵呵笑道,“我有個同事的侄子就在一一班。”
“是嗎,小朋友叫什麼名字?”牛軍問。
“這個不太清楚,呵呵。”李路有些尷尬。
這搭訕顯得乾巴巴的。
正不知道怎麼把話題繼續,牛軍主動提出問題來,道,“李科長,韋德先生提到的幾個詞彙,你能不能幫我解讀一下。什麼叫51倍身管?”
李路精神一振,道,“沒問題沒問題。身管長指的是火炮炮管的長度,在表達炮管長度的時候,通常不是直接說數量的,而是根據火炮的口徑來決定。比如51倍身管,意思是說炮管的長度是口徑的51倍。如果是105毫米口徑的火炮,那麼51倍身管的話,表明該火炮的炮管長度是105毫米乘以51,得出的資料就是炮管長度。”
牛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真是隔行如隔山。好幾個詞彙單獨看我都瞭解是什麼意思,放到句子裡卻總是覺得不對勁。”
“呵呵,我碰巧對軍事裝備比較熟悉,咱們共同學習。”
兩人邊走邊聊,裴磊和韋德要進行交談,朝這邊靠過來,四人就自然而然的聊了起來,李路一邊兼顧著和韋德聊天一邊同時給裴磊翻譯,還不忘用英語把牛軍帶進來,每個人都照顧得很到位。
這讓牛軍感覺得到很驚訝,這不僅僅是懂英語那麼簡單,沒有幾十年的造詣恐怕很難做到這樣自然,關鍵在於這樣的自然大多數來源於真實的生活經歷。
難道說李路有留洋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