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的子彈以散佈均勻的覆蓋面籠罩過去,敵軍機槍手以及副機槍手哪怕隱藏得再好,只要他們有暴露在外的身體部位,就逃不掉被射殺的結果。敵軍的機槍火力頓時就啞火了,只露出個腦袋的敵軍機槍射手副射手以為自己姿勢這麼低很安全,卻料不到是被爆頭的結局。
這是事先確定好的戰術,集中步槍火力打擊敵軍火力點,而輕重機槍負責照顧敵軍的衝鋒步兵。
所有步槍射手跟隨指令開火,效果取決於指引方向的李路。
單個或者幾個步槍射手的射擊效果過低,尤其是在夜間,而集中火力之後,可以確保一輪打擊就能保證打掉敵軍一個火力點。沒有機槍火力的支援和壓制,敵軍的衝鋒步兵就是我方輕重機槍下的菜。
李路打出的曳光子彈成了地獄使者的請柬,往什麼地方打過去,什麼地方就寸草不生。也許一支槍兩支槍威脅不大,但是幾乎整個陣地的步槍火力集中起來,總會有打中你的那一顆子彈。
有效的火力分配,明確的目標指示,大大提高了陣地火力在夜間射擊時候的精準度以及命中率。在缺乏夜視器材的情況下,李路想到了各種辦法提高夜間作戰的效率,而決定採用的這種指示打擊法,是最適合當前這種情況的。
這樣做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負責指示目標的射手會成為敵軍集火的物件。
敵軍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發現,曳光子彈打向哪裡,哪裡就會被集火。這個集火不是一般的集火,而是整個陣地除輕重機槍外的步槍火力高度集中。這樣的集中打擊下,除非人埋在地面,否則很難逃掉被命中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輕重機槍的配合尤其重要,否則,在你步槍火力集中的情況下,沒有遭到打擊的敵軍步兵極有可能會衝上來。這就涉及到陣地火力之間的默契度了。
李路毫無疑問的被集火了,他被集火,就要進行躲避。這個時候,替代指示射手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
他大吼道:“換手!”
馬上有順位指示射手接替了他的工作,而他可以把身體隱藏在塹壕裡,躲避敵軍密集的子彈。
指示射手的快速切換,讓敵軍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當他們朝指示射手集火之後,同時也暴露了自己,隨即便遭到了集火攻擊。而我軍戰士依託完善的陣地工事,比完全裸露在外的敵軍士兵無疑更具優勢。
陸續有“換手”這樣的高吼聲響起來,戰前制定的方案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名士兵都很清楚自己到了哪一步、遇到何種情況應當採取何種應對措施。李路費盡心思把行動具體到單兵身上,最終的目的是——在保證能夠充分發揚火力打擊敵人的同時,儘量的降低己方士兵的傷亡。
他把傷亡看得無比重要。
遭到集火計程車兵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隱蔽,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頂著敵軍火力去射擊。
陣地前面不斷倒下的黑影以及己方沒有任何一名戰友倒下,這樣的對比讓每一名戰士都非常的興奮和激動!
仗,其實是可以這樣打的!
只要事無鉅細把方案做具體做詳細,準好多種應急方案,讓每一名戰士都清楚每一個階段的情況以及自己該有的動作,就不必盲目的拿命去拼!
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指揮員就能指揮部隊打出這樣行雲流水般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