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停蹄連續跋涉了三天三夜,又一個早上,恰是出發的第八天,風塵僕僕卻依舊粗粗有力喘氣的LC80出現在第一汽車製造廠大門前面。
印入李路等人眼簾的,是大門正前方居中位置的一塊大石碑,上面刻著幾個大字——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落款是太祖。紀念碑正後,是蘇聯風格的建築大門,紅色外牆,左右對稱的塔樓。
李路的看到了洛陽一拖的影子,同樣的是蘇聯援建的工廠。
這裡就是共和國汽車工業的長子所在了。
始建於1956年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哪怕幾十年後被民眾們所詬病,並且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以及境外勢力控制的媒體的貶低,許多人認為這裡是垃圾工廠,出產的都是垃圾汽車。
殊不知,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這裡也依然是國內汽車研製實力最雄厚強勁的汽車廠,沒有之一。
從四缸到十二缸,囊過了所有排量的發動機研發能力,整個變速箱系列的研發能力,其他汽車廠無法比擬的製造工藝以及渾厚的技術底蘊,那都是其他汽車廠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幾十年後湧現出來的地方國營汽車廠、私營汽車廠,上汽廣汽長城,吉利比亞迪,甭管他們把自己的技術吹到天上去,和第一汽車製造廠比起來,都是小傢伙。
半個多世紀的技術沉澱絕非你一朝一夕能夠相比肩的。
甚至打軍工牌的長安廠,面對第一汽車製造廠,也不敢大聲說話。彼此的實力差距如何,自己心裡知道。
當然,體制問題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第一汽車製造廠的規模有多大,打個差不多的比喻,三個光明廠加起來也比不上它。
此時此刻,和光明廠一樣的是,實行三班倒的第一汽車製造廠正是早上八點交接班的時候。下半夜的工人陸續的從大門的左側走出來,幾乎人手一輛腳踏車,而前來接班的工人則由大門的右側進入,也幾乎人手一輛腳踏車。
甚至,當中偶爾會出現幾位騎著摩托車的年輕工人。這樣的場景起碼是讓出了李路之外的其他人大開眼界的。
供不應求的解放卡車正在源源不斷地為這個龐大的汽車製造廠產生著利潤——哪怕是上級停止下達了生產計劃!
和一拖不一樣的是,第一汽車製造廠有著大量的訂單支撐。國有企業、地方企事業單位、軍隊,單單是企業工廠的訂單就能把第一汽車製造廠撐到三班倒連抽轉都依然是要推遲交貨時間。
甚至,第一汽車製造廠把全套技術交出去,讓一些有條件的省份開辦自己的汽車製造廠以緩解供求緊張的局面!
有人說,全國的汽車製造廠都是第一汽車製造廠生出來的,這話是不會過分到哪裡去的。
莊嚴肅穆的大門讓四人的心情很快的平復了下來,那些題字已經說明了一切——這不只是一個汽車製造廠,更是一種象徵,讓華夏告別無法制造汽車歷史的象徵,以及自力更生的紅色精神。
如果華夏汽車工業需要一個圖騰,那麼非第一汽車製造廠莫屬。
林培森盯著一輛突突突駛過的摩托車駛過,口水差點流出來,道,“三叔,你看他們的摩托車,這裡的工人也太有錢了吧,摩托車都騎起來了。”
李家華笑著說,“老三,我看咱們奮遠也可以搞點摩托車回來賣。小汽車是沒幾個人買得起的,但是摩托車就不一樣了。”
李路微微點頭,說,“這是小日本的本田摩托,125CC排量,要一萬多一臺,也不便宜。”
“一萬多!”林培森差點咬了自己的舌頭。
他儘管已經月收一萬多的人,但是消費思維依然停留在幾個月前,一塊錢計劃著花幾天的程度。一萬多差不多等於一棟小二層混凝土樓房了。在腳踏車等同於幾十年後經濟型家用轎車的年代,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摩托車就是豪華轎車的存在。
李路摸著下巴思考著說道,“不過,弄個裝配工廠,咱們自己組裝摩托車,倒是不錯的選擇,學到了技術,再自己造。”
“對啊!三叔,你的拖拉機廠都開始造汽車了,造摩托車算什麼。”林培森拍掌道。
擺了擺手,李路指了指門崗那邊,道,“過去吧,先辦正事。”
車身上全是泥巴的LC80只有前擋風玻璃和後擋風玻璃雨刮範圍的地方是乾淨的,短短几年李路他們幾乎是經歷了所有的天氣狀況,路況之差就更別說了。
儘管髒兮兮的都是乾透了的泥巴,但LC80的體格擺在那裡,一直都有往來的工人盯著看,從來沒見過吉普車,這麼大一臺。在門崗前面那裡停下,穿公安制服的門衛就過來了——第一汽車製造廠有自己的公檢法機構……
“你們,幹什麼的?”門衛手裡拎著警棍,指了指下車的李路。
李路取出證件,大步走過去,笑道,“同志,我是光明廠保衛科副科長李路,這是我的證件。我找秦明懷主任。”
“秦主任?哪個秦主任?”門衛看了證件,臉色一下子緩和下來,軍工廠也算是同行,對方儘管年輕,但是個副科長,因此給了好臉色。
李路道,“採購辦主任秦明懷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