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說,“我看,對剎車系統的測試強度還要增加,高強度長時間地測試,連續進行個一兩個月。參考一下坦克的測試,組織個團隊,選幾個有代表性的地區,測試車輛在各種氣候地帶各種地形的實際使用情況。”
“這可要不少錢。”馬金濤苦笑著說道,“民用車輛,按照軍用的標準來要求,我看沒有這個必要。”
李路擺擺手,“很有必要。相對而言,中巴車比寶馬X1的自主研發程度更高,這個底盤儘管是參考海獅和柯斯達的底盤技術特點,但完全是咱們設計出來的。這個很重要。”
馬金濤何嘗不是這樣的看法。寶馬X1效能再好,三大件都是進口部件,甚至儘管基於212吉普車的底盤,那也是參考LC70做了一些改進的。所以在紅星廠內部,連大家自己都不太認為那是自主研發的汽車。
唯獨中巴車,底盤傾注了大家大量的心血,這才是真正的自主研發。很顯然,紅星廠的技術人員已經有了脫離海獅底盤的思維,和柯斯達一樣,而僅僅將此作為一個參考。
實際上,這同樣是造成底盤至今達不到穩定要求的主要因素——因為大家非要做出有自己技術特點的底盤來,而不是一味地照抄。
“這樣的話,我建議請紅星防務那邊提供幫助,他們有豐富的軍車測試經驗。”馬金濤笑著說道,“而且,這個事情,你得找其他人負責,我可沒時間跟進了。”
與其說沒時間跟進,不如說馬金濤對涉及行政這一方面的事務,是敬而遠之的。他是紅星廠的總工程師,材料研究所的所長,同時又統一負責所有的汽車研發專案,但是他從來不會過問行政人事方面的事情,他就制定著技術這個方面。
組建試車團隊毫無疑問是一件大事,這裡面除了提供技術支撐的團隊之外,還需要有強有力的行政團隊。對於要經常往外跑全國各地去進行實地測試的隊伍來說,行政和人事多麼關鍵,馬金濤再清楚不過了。
李路說道,“嗯,我找個人來負責。”
他鐵了心要把中巴車這個專案搞到地,就是按照當前最高的標準來進行,這對紅星廠的隊伍來說是一個考驗。如果連中巴車專案都搞不掂,別談什麼坦克裝甲車了。
“馬工,關於標準,我有個想法。”李路和馬金濤一邊往回走,一邊說話,拆解現場依然忙碌著。
馬金濤笑道,“你是想說制定一個體系?”
“是的。”
李路斟酌著說道,“就我所知,咱們國內還沒有規範的軍用標準體系,許多武器裝備的效能指標都是部隊提出來然後廠家按照要求來,各個部隊的要求不盡相同,甚至北方和南方的部隊都不一樣。但是,這些都有一個共同點——缺乏基礎標準依據。結果就是,許多國產武器裝備的標準,差異很大。”
他頓了頓,繼續說,“我這麼想的,紅星廠和紅星防務公司合作制定出一整套軍用標準體系來。紅星廠可以根據這套標準體系作為參考,得出一套民用車輛的標準體系來。這首先對近期咱們的幾個汽車研發專案,有很大的幫助。”
馬金濤很乾脆地點頭,“我完全同意。有了標準,一切工作就有了明確的依據,這對以後的研發生產,是非常有益處的。”
李路說,“那就這麼辦,你和裴工聯絡一下,集中力量先把軍用標準體系搞出來,當然,主要是地面防務裝備的標準。”
“行,這事我來辦。”馬金濤爽快地答應。
你讓他推薦個搞行政的,他是絕對沒有什麼想法的,但是如果是與技術有關的事情,那麼他會非常的乾脆。
華夏軍用標準體系地面防務裝備部分,於是竟然是在紅星廠手裡誕生了的。
注:五一加更送到,祝弟兄們五一快樂!最後一天了,清理一下月票,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