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五歲的時候我開始上學,因為爺爺所在的學校離家有好幾公里,我和姐姐都太小,不能每天走那麼遠,所以就直接在寨子旁邊的這個小學上學。直接就上了一年級,和我同齡的孩子都去了學前班。
爺爺覺得學前班去了就是睡覺,老師都不知道班上到底有多少個孩子,想去就去,老師也不會管,就是浪費時間,就直接讓我上一年級,哪怕只學到一點都好。
第一年上課一直都在睡覺,什麼也沒學會,語文考了五十幾,數學才二十幾,當時姐姐二年級,兩科也都沒有及格。當時考試考及格好像真的不難,好多人還拿了小紅花,當時爺爺把我們送去學校時還和老師們叮囑,該打就打該罰就罰,不要客氣,一點要好好教育。
我上課睡覺確實一直都是被打手掌,罰站,老師對我很嚴厲,但是還是一直睡覺,每次考試都是不及格。
在家裡母親也總是花很多時間教我寫作業,每天晚上八點就讓我睡覺,中文要睡午覺,不能再之前那樣有那麼多時間看動畫片了,當時成績還是很差,上課還是睡覺,姑父說我可能營養不良什麼的,讓我多吃飯,不過那時我真的很瘦小。
沒辦法,家裡又讓我再一讀一年一年級,上課還是在睡覺,但是考試終於及格了。
就這樣的學習狀態肯定是不行的,到了二年級,我和堂姐就轉到了爺爺所在的學校,爺爺要親自管著我們。從這時候開始和姐姐的學習成績多少好了那麼一點,但是也勉強在結果線上。
到了那個學校以後,我們就沒有了自由,整天都在學校裡面,只有週五才回家,平時都是住校,沒有了電視,沒有了玩具,甚至和同學們一起玩彈珠都有小心翼翼,因為爺爺不讓我玩這個,而且學校的每一個老師看見我和他們一起野,說不定第二天爺爺就知道了。
這樣離開家住校的生活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了現在。只有寒暑家才會在家裡面,平時也不怎麼出門,不怎麼說話,以至於到現在附近結果寨子那些比我小的年輕人我好多都不認識。不像弟弟那樣鎮上每一個寨子上都有他所謂夥計(兄弟)。
在小學時代,我一直特別喜歡探索,但是卻不敢向老師提問,因為爺爺的關係我對每一個老師是那樣恐懼。也做了很多傻事。
二年級的時候,有天下午,一個人站在操場上小水塘邊,看著飛濺出的水花,當時我在想,到底是腳壓進水裡了水花才飛出來?還是水花先飛出來腳才進水裡?
所以我一直伸出右腳反覆的在水塘上踏啊踏!都沒有在意自己的褲子已經被打溼。
就這樣反反覆覆,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被路過的老師喝止,問我在幹什麼,回答:
“我像看看水是怎麼飛起來的,也一直搞不懂。”
被老師說了一頓,讓我回家換褲子,她並沒有和我說為什麼水會飛起來,也沒有告訴我為什麼我這麼幹就是傻。哪怕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我先碰到了水,還是水先碰到我?我一直堅信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
回到宿舍樓,我被爺爺打了一耳光,就像上次我向天上一直扔石頭,不小心砸腫我的腦門,他也是二話不是就是一耳光那樣。
我問老師,石頭是扔上去時快還是掉下來時快,老師說不知道,同學說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去試了一下。還是沒有得到結果就沒有然後了。後來弟弟問我類似的問題是,我也說,不知道!
後來我再有疑問就不怎麼去試了,因為他們都說我在幹傻事,好像確實是幹傻事。直到後來哪怕有想法再也不想去做了,哪怕知道這個事可能是對的,應該去做。
家人更喜歡我去看書,在學校我也只能看書,看課本是不可能的,很多課文都能被下來了,還要看,能看出花來?老師說能。可能是因為我一直沒有認真去看,所以成績才會那麼差。
後來我發現了一塊寶地,那就是圖書館,裡面有很多漫畫書,尤其是漫畫版的《十萬個為什麼?》。課餘時間我一直都呆在圖書館,哪怕圖書館不是開放的時間,只要裡面有老師,我就能進去。
彈彈珠,札紙角的時間都變成了看課外書,爺爺總算沒有再說什麼,當然前提是我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
有一次陸老師看見我在看安徒生童話,給我遞了一本李子玉老師的小說(兒童讀物),他說都四年級了,不應該看童話了。
他是我的語文老師,住在我們樓上,有時候我們會去他那裡看電視。後來他調走了,去了中學,中學又是我的班主任,一直對我很好。
六年級時我就把圖書館的書都看了一遍,開始覺得之前認為書那麼多的圖書館是那樣的小。平時我會幫老師整理一下書籍,每一次圖書館進新書我都是第一個看的,同學們都會問我什麼書好看。
這幾年我已經再圖書館呆慣了,居然一時不知道該幹什麼,又把一些感興趣的書看了一遍又一遍。
那時候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四大名著那麼出名,老師們都推薦我們去看,但是這些書的吸引力在小學遠遠不如童話故事。後來我又在初中圖書館把它們借出來看了一遍,高中又看了一遍。還是不怎麼懂,尤其是紅樓夢,高中課文裡面老師的解釋和我想的好多地方不一樣。
初中我還是一直泡在圖書館,整天看各種小說和一些科學類書籍,我更不和群了,因為當宿舍同學在討論古惑仔和籃球時,我在看阿莫西夫的科幻小說。
因為時間都拿去看課外書了,成績一直是不好不壞,偏科特別嚴重,歷史和生物地理著幾門一直在年紀前列,但是英語和數學一塌糊塗,數學還勉強及格,因為勉強聽得懂。
家人開始不讓我看課外書,但是他們根本管不了我,每年我在家才多次時間?他們在家裡面又多長時間?
高中我也一直是圖書館的長客,但是很多時候我在用手機看電子書,我買了第一個智慧手機以後,就很少去圖書館了,換成了躺在床上看電子書。現在到了大學,一年過去了,學校圖書館我都還不知道有幾個閱覽室。
因為我的成長過程大部分空餘時間都貢獻給了課外書,所以我不會打籃球,沒有什麼朋友,連我們縣有幾個鄉鎮,都在哪都不知道。
雖然課外書讓我失去了很多,但是也讓我知道了很多同齡人不會知道也不該知道的事。而現在我開始去學習,去尋找那些我失去的東西。
這就是我的童年,我的成長,可能和很多人一樣,又有些地方不一樣。它給了我和很多那些山裡面的夥伴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