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挺胸走上講臺,PPT已經提前複製到了教室的電腦上,一邊開啟PPT一邊開始今天的主題,
“之前大家都說的是一些大家在學校要注意的一些比較嚴肅的問題,今天我要給大家說一些比較有趣的話題。戀愛那些事兒!”
就像PPT的第一頁那樣,炫彩標題下一支羽劍穿心而過。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表演。沒有妄談在學校談戀愛的對與錯,只說為什麼談戀愛,過程怎樣可能剛好,目的為了什麼等等,不同角度以半開玩笑的方式和大家扯淡,不至於讓大家覺得死板,枯燥,還好確實沒有一個人低頭玩手機,大家都互動起來了。
“大家是否支援在大學談戀愛呢?雖然大多有始無終。”
答案是肯定的,畢竟中學壓抑了那麼多年,到了大學還不如“放縱”一下,不然還有沒有自由,還有沒有人權了。都是成年人了。
就像網上流傳的那樣:
“學生時代家長都不讓子女在學校談戀愛,但是一畢業,就要求感覺結婚,慢一點就急著讓去參加各種相親,這種感覺和我們家裡面給牛馬配種一樣。”
我舉例了陸小曼和徐志摩,梁思誠和林徽因他們的情感歷程。也說了我身邊的事例“大錘和白菜”,從他們的開始到結束。
無論結果如何,是否那樣美好,但過程我們完全可以讓它積極向上,就像“大錘和白菜”那樣,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學習與感情並不衝突,反而起到了促進作用。
例如王士琦,經常睡懶覺,逃課,但是他還有個物件每天叫他起床一起吃早餐,一起去上課,陪她去圖書館。哪怕他每天都是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但還是去了,我想如果他沒有女朋友,估計掛的就不止一兩門課了,可能就會像哈那提學長那樣“放飛自我”了,大學四年就會是另一種光景。
在我看來無論他們最後是否還能走下去,至少現在這樣就很好,選對了人。不像班上某些情侶一樣,一起跑出去租房子,之後就成天看不見人,也不來上課,來了也是經常遲到,讓老師很無語,有時候幾天過去了都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在銀城,是不是還活著。
“最後用一首舒婷的詩《致橡樹》送給某些糾結於感情的朋友。”
我點開了PPT是的連結,彈出:
《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對於感情這個事,女生並不是男生的附佣,我們男生也並沒有什麼優勢,誰也不依靠誰,也沒有誰離開了誰就活不下去了,大家可以看開一點,就像那句話‘我不在乎永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往前看,人生過客很多,總有一個適合。時間能讓我們忘記一切,也能改變一切,甚至創造奇蹟,就像一百年前有沒有幾個人相信人類可以登上月球那樣。”
確實,世界上只有變是不變的,沒有什麼等躲得過時間。我希望乘風,李文俊學長他們能夠走出來,忘記曾經的一些事,重新開始。
而我呢?現在是在堅持?還是在逃避現實?為什麼一直這樣?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再下一頁已經是謝謝大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