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

第38章 敕封正神!人皇印璽!

張麟起身,坐到桌上給自己斟了一杯酒,熱辣的暖流下肚,又夾了幾筷子的菜。

一副悠哉的模樣,差點沒把眼巴巴的齊曉航三人給急死。

見張麟還要斟酒,他連忙奪過酒壺,“我來我來,你先講講有什麼發現!”

“我進廟查探了一番,發現神像之上有元神附存的跡象,且靈性無損,又聽到來往的百姓提起近段時間有城隍顯靈,祛除縣中作祟的妖邪,所以覺察出不對勁來,沒有貿然將城隍喊出來問明情況。”

張麟見眾人如此,也不好再賣關子,將自己的發現以及判斷一五一十地講述出來:“不過我換了個問詢物件——廟祝!”

“那廟祝如此配合?會不會打草驚蛇?”

鄒恩明下意識問道,旋即又察覺到不對勁,以張麟的謹慎,斷不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又見齊曉航投來看傻子一樣的目光,頓時悻悻笑了一聲,悶了一口酒水緩解尷尬。

“這自然不是常規的審訊手段,我檢視了這廟祝近些時日的記憶,發現了幾個疑點...”

聽到張麟如此說,幾人是酒也不喝了,筷子橫擺在碗上,專心傾聽。

“第一,最近城隍性情大變,突然頻繁顯靈,並且對他的斂財行為許以預設甚至推波助瀾!

第二,文武判官和日巡、夜查以及八皂隸等陰神似乎也出現得少了!

第三,在錦衣衛暗子來報城隍重傷之前,城隍曾經出巡過一次,帶著武判官,似乎在找什麼淫祀邪神!”

廟祝本就是凡人,只不過負責城隍廟中的一些瑣事,知道的並不多。

張麟又怕打草驚蛇,嚇退了暗中之人,所以使用的是《天絕地滅大搜魂手》對廟祝的神魂進行搜查,這才發現了一些廟祝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不尋常。

“淫祀邪神?”

齊曉航一愣,香河縣他提前查過案牘,青樓倒是有兩家,這功德正神唯有城隍廟一家!

“難不成城隍是被哪個邪神打傷的?但並沒有那錦衣衛暗子所說的這麼嚴重,所以頻繁顯靈,以求更多的香火願力療傷?”

魏洲提供了一條較為合理的猜測。

齊曉航表示認同。

鄒恩明雀躍道:“既然這樣,那我們把城隍叫出來一問不就清楚了?”

張麟搖頭,“你們想得太簡單了,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這城隍廟已經被人偷樑換柱、竊據神位,真正的城隍已經身死道消...”

話音剛落,幾人皆是虎軀一震,皺眉思索起來。

良久,齊曉航眯了眯眼,斬釘截鐵道:“你可能不太清楚城隍敕封的來源,這必須由國璽,也就是傳說中承載人族氣運的人皇印加蓋後的聖旨才能敕封正神,享一地香火願力!”

“想要取而代之,可不是什麼山野邪神能夠做到的!”

人皇印煉化山河、匯聚國運,這才是大明經久不衰的根基所在,敕封神明可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諭便能夠達成。

“既然如此,目前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原地待命,等那位錦衣衛百戶過來;要麼查清楚打傷城隍的山野邪神的身份,目前的疑團便能一一解開,到底是有人李代桃僵,還是城隍為自保廣收香火!”

張麟做出總結性的判斷。

“按照約定時間,百戶大人還要兩日才能抵達,若是半點沒有進展,怕是會藉機生事,治我們一個辦案不力的罪名!”

齊曉航無奈,他也對這次任務的內情大概瞭解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