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帝

第391章低三下四的姚家

“各位...”

“是在說我嗎?”

張麟突然出現在堂中,施施然找了一把椅子坐下,旺財蹲在肩膀上,王定方按劍站在身後,一雙眸子如鷹隼一般銳利。

即便是對上了一品武夫,依舊毫不退讓。

姚家人一驚,一時間風雲激盪,體內氣血如同岩漿一般欲要滾落而出,但是看到張麟的面容,又想起自己等人千里迢迢趕到餘杭府究竟所為何事。

便各自按下心中的訝異,起身一個個問好起來。

當先的姚雄更是直接起身,朗聲大笑道:“早就聽聞張小兄弟一表人才,天資鼎盛,本以為是誇大其詞,今日一見卻是覺得這是詞不達意,年紀輕輕如此境界,真叫我們一群糟老頭子白活一世。”

他年紀都是兩百往上走,重孫子都要比張麟大上許多,但是現在對張麟卻是一口一個小兄弟。

貴為姚家這個龐然大物的掌舵人,也算是拉得下臉面。

難怪能出‘讓姚家雙子星前去負荊請罪’這一主意,當真是能屈能伸的梟雄典範。

暫且不管張麟心中如何想的,此刻的姚雄目露感慨之色。

方才那一番話雖然是恭維,但說的卻是情真意切,絕無半分虛假。

張麟年紀輕輕,比之姚家雙子星還要小上兩歲,修為實力卻是後來居上,竟然已經是一品陸地神仙的境界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心中感慨萬千,姚雄面上不動半點聲色,只不過心中剩下的那點芥蒂在此刻也徹底煙消雲散了。

對方如此天縱之才,若是此刻求不到原諒,日後他們父子二人聯手,恐怕是耗盡他姚家底蘊才能堪堪保全香火。

長痛不如短痛,說起來他還要感謝大明朝廷,給了他們這麼一個臺階下,否則讓他們主動求和,一開始還真拉不下這個臉。

其他人也上前恭維。

大都是姚家的一品,那些閉死關的老祖就沒有驚動,免得這個時候再起衝突。

他們和老祖相差一到兩百的歲數,彼此之間存在代溝,老祖們生活的時代,姚家要遠比現在強盛得多,所以將家族的榮辱和個人的情感聯絡在了一起。

讓家族蒙羞,簡直要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張麟一言不發,姚家的幾位心底不免發虛。

畢竟他們是來談條件,賠禮道歉的,兩者之間天然就是地位不對等的存在,氣勢上便弱了幾分。

半晌過後,張麟臉上終於露出一抹笑意,但是說出的話卻如同寒冬臘月的一柄刀子,狠狠扎進了他們的胸口,還在裡邊攪動了幾圈。

“各位,你們覺得...我張麟這條命值多少錢?”

聲音平淡,沒有絲毫情感起伏。

但是落在堂內,卻如同在眾人的心湖當中投落了一塊千斤巨石,濺起萬丈高浪!

這句話可不好回答。

若是回答得低了,張麟天資古來罕有,又是大明第一武夫之子,顯得他們姚家沒有誠意。

若是回答得高了,這小子肯定會趁機獅子大開口。

“.......”

氣氛,一下子沉默下來。

主位上的姚雄緩緩隱去笑容,不動聲色地拿起旁邊桌子上的熱茶,牛飲下去,滾燙的熱水如一道火線一般,竄入胃中。

而卻是讓他沸騰的氣血愈發躁動起來。

“張小兄弟,你想要什麼?只要我們姚家有的,必定不會吝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