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筆趣閣

第444章替我溫一壺酒

這是張麟為數不多的幾次踏入太和殿。

他身著蟒袍,腰間仗劍,紫金冠束髮,玉面英武不凡,在儀官的帶領下踏入大殿當中。

文武百官一個個紅袍烏帽,紫綬金章,皆是投來目光。

似乎要在這位大明第一異姓王身上瞧出個三頭六臂。

一員員龍雀衛倚在幾根大柱後,大柱之上纏繞著金鱗曜日赤須龍,執戟懸鞭、持刀仗劍,看到張麟入殿,就彷彿看到什麼洪水猛獸,壓迫力滾滾而來。

光是站在那裡,他們都知道這個男人強得可怕!

徑直走到百官最前列,直面珠簾後的那道目光,微微拱手行禮過後,太康帝的聲音才徐徐落在地上:

“入南疆,斬了那頭妖孽,北涼王有多少把握?”

霎時間,殿內文武百官一道道目光匯聚而來,呼吸都不自覺急促了不少。

定遠侯眼神複雜,想不到當初的少年現如今已經到了讓他高不可攀的層次了。

雖然他現在是大明侯爵,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

但不管是從修為方面,還是權力方面,都遠不如張麟。

“還請陛下給我溫一壺酒,我去去就回。”

眾人呼吸一滯,心中驚呼這小子也太猖狂了吧?

那可是妖聖!

和武聖同一層次的存在,不是誰都能夠和張景泰那般,揮手便可斬之!

太康帝也是目光微凝,張麟的答案顯然有些出乎他的預料,但按照這小子以往的行事風格來看,絕不是無的放矢之人。

當即一口答應:

“好!”

“來人,溫酒!”

反正也不是當場立下軍令狀,若是完不成,大不了就是丟個面子,好叫這小子記住這個教訓。

心中既然有了定計,太康帝也直接下令,趙讓應答。

眾文武神情一凜,再看去,卻發現張麟不知道何時已然消失在了原地。

......

南疆。

陡然冒出個妖聖,將一干一品武夫盡數擊退,對於大明軍隊士氣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越是修行到一定高度,就越會發現在高品修行者面前,數量是無法彌補差距的。

打個比方,三品修士,或許四品、五品乃至於六品武夫組成的軍陣都能夠硬生生將其當場格殺,只不過要付出一定的傷亡代價。

而面對二品修士,這個代價就有點大了,那是妥妥的拿人命去填,還不一定成功。

因為二品武夫,只要意志沒有被磨滅,他可以找到任何的空隙遁走,哪怕是一塊血肉。

軍陣殺氣雖然對武道意志有一定的作用,但總歸是依靠低品武夫凝聚出來的,威力有限。

除非是四品乃至於三品,但這種力量哪怕在大明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屬於中堅力量的存在,不太可能充當炮灰一樣的角色。

所以戰爭當中,儘量都是二品對二品。

敵人如果是一品,那軍陣的效果就近乎於無了。

一品武夫,一拳一腳就能夠破碎虛空,就問你軍陣怎麼擋?就算是大明也不可能奢侈到能夠拉出一支由二品武夫組建的軍隊。

更別提當中不少能夠橫渡虛空,簡直是來無影去無蹤。

幾位一品都在默默養傷,其餘人也大概猜出來了,若是朝廷方面再無其他增援,估計他們也唯有退守南疆一途。

或許此後南疆還會被劃歸妖族治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