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筆趣閣

第491章 涅槃化卵

“哈哈哈哈!袁仙友好提議,說得貧道都心動了!只不過這座上何人,就有待商榷了!”

又一聲大笑從天際傳來,一座紫金銅爐砸了出來,爐蓋掀開一角,斜斜而立。

剎那間,宛如長鯨吸水,無邊火海盡數被紫金銅爐收入其中,竄出的一條火舌也被傾軋而來的爐蓋鎮壓。

一道虹光星落而來,化作一個穿著藏青色金紋道袍的道人,道人衣袂飄飄,精神矍鑠,一雙眼睛似乎蘊藏著兩團金色火焰。

道人一腳踩在紫金銅爐上,晃盪的爐身登時停歇,身側立馬出現一道白熾光芒,笑呵呵的聲音從中傳出。

“靜虛子道兄,凡事都有個先來後到,莫不是想與我袁家爭搶?”

白光散去,一個面白無鬚,看起來儒雅隨和的文士打扮的男人搖著摺扇,虛眯的雙眼卻是透著如同毒蛇一般的陰毒。

正是一開始對血凰妖帝涅槃身覬覦之人。

“袁仙友此言差矣,說什麼先來後到,莫不是這偌大部洲,但凡你袁家人目光所及之處,皆為你袁傢俬產?”

被稱作靜虛子的道人反唇相譏,袖袍一揮,腳下的紫金銅爐倏地化作巴掌大小,懸在他掌心處。

“更何況,方才老道可是出手救了你一命,不說什麼報答,怎麼還反過來訛老道?”

袁守義暗暗惱怒,這牛鼻子老道方才明明是見這神火起了貪心,意圖收為己用,這才遠遠出手。

結果從嘴中說出,反倒是為救他一命?當真是無恥至極!

況且,區區涅槃血焱也就是稍微麻煩了些而已!

“兩位莫要逞嘴上威風了,當務之急是打斷血凰妖帝的涅槃重生,我等也好將此處仙墟瓜分,否則一旦驚動了更多人,花落誰家可就不知道了。”

“是極是極!”

又有兩道聲音響徹天地,虹光聯袂而來,化作兩道身影立於天穹。

四大強者,目光幾能洞徹虛空,壓迫感十足。

即便是那化形神鳥也力有不逮,背後張開遮天蔽日的羽翅膀,將血凰妖帝的涅槃身護在身後。

身形清冷卓絕,口中吐出聲音更是冰寒徹骨:“爾等宵小趁虛而入,若是妖帝復生,九天十地將再無爾等容身之所!”

四人相視一笑,若是血凰妖帝真身當前,他們自然不敢放肆。

但如今嘛...

袁守義摺扇輕搖,口中義正嚴詞:“我等來此,正是為了人族大義,當年天荒妖聖鎮壓一個時代,荼毒了我人族多少生靈?

血凰妖帝作為其後人,若是任由其復甦,對我人族來說豈不又是一場浩劫?只要能阻止妖帝復甦,我等就算是揹負上‘趁人之危’的罵名也未嘗不可。”

“雖千萬人吾往矣!即便世人橫眉冷對!”

這一番話下來,那可真是蕩氣迴腸,若是不清楚其中內情,還真以為這貨是個甘為眾生牛馬的英雄人物。

“是極是極!”

“袁仙友說得好!我等是為了人族大義,此處仙墟萬萬不可被妖族所得,就由我們幾家暫時保管!”

其他人紛紛附和。

“交出妖聖傳承,或可饒你一死,成為我胯下坐騎!”

“放肆!”

化形神鳥呵斥一聲,眼見靠攏過來的氣息越來越多,當即召出仙墟當中的所有大妖:

“還不現身?我等受妖帝大人庇佑,現在正是報答時機!”

“該當如此!”

“我老龜活得也夠久了,萬年不曾見過外人,正巧可以和諸位印證所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