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筆趣閣

第524章 詭異火山口

距離火域有萬里之遙的一處火山口,青金之色交織,張麟的身影驀地出現在山口邊緣,空氣瀰漫著濃烈刺鼻的硫磺味。

腳下怪石嶙峋,岩層呈現出斑斕而奇異的色彩,褐紅、灰黑、暗黃交織在一起,五光十色的神輝流淌在其中,濃白的煙霧中隱約可見一頭頭猙獰巨獸蹲踞守望,張口欲要吞天。

濃白的煙霧升起,如洶湧澎湃的雲海,暗紅色的岩漿在雲海中緩緩流動,像是大地流淌的熾熱血液,散發著令人膽寒的高溫與毀滅氣息。

嗚嗚狂風呼嘯,似鬼哭狼嚎,陰兵借道,讓人聞之遍體生寒。

極熱與極冷交織在一起。

張麟一臉茫然,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一下子就從太初火域第八層來到了這鬼地方。

手上還託舉著十二品青蓮,蓮座的中心位置,一顆黃豆大小的金屬物品閃爍著光澤,其上篆刻著神秘的殘缺道紋。

赫然便是先前張麟在那太初火域第八層中看到的神秘鼎足!

“咕嚕嚕——”

氣泡從岩漿中咕嚕咕嚕冒出,倏地破裂開來,綻放出一朵豔紅色的花朵,灼熱的氣息迸濺開來,恐怖的溫度完全不遜色於太初火域的第三層。

張麟視線落在遠處掩藏在雲霧中的恐怖異獸,密密麻麻,雖然一動不動,但他竟然隱約察覺到細微的生命波動。

“得趕緊離開這鬼地方。”

張麟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連忙從火山口離開,落到山腳下,他這才管中窺豹一般瞧見了這些異獸的一角。

冷峻而神秘,覆蓋在軀體上的衣甲猙獰無比,遍佈著刀槍斧鉞的痕跡,張麟站在旁邊,甚至不及一塊腳指甲大。

龐大的妖軀高聳入雲,獸甲上凸起的荊棘閃爍著點點寒光,張麟目運金光,看到了這些高聳入雲的異獸都統一望向火山口處,就像是匍匐在地,跪迎它們的君王。

張麟不敢多做停留,化作一道金光縱身掠向遠空,須臾間便徹底消失在了這片地域。

“轟隆隆——”

火山口的活動愈發劇烈了,龐大的異獸軍團似乎身子又矮了幾分。

張麟將古怪的火山甩在了身後,接連往北邊飛了幾日,這才尋到了最近的城池。

當然,現在的他已經恢復肉身,重塑了血肉。

否則頂著一副金色的骨架,就算是上界眾人接受度很高,但難免太過於鶴立雞群。

他隨機變幻成一箇中年男人的模樣,黝黑和粗糙的面板就像是在田間討食的老農,看起來平平無奇。

張麟穿梭在城池當中,很快就確定了一件事情——

自己現在就是在東勝神洲中部地區,在這裡天羅書院是當之無愧的超級霸主,任何人都別想要插足其中。

這裡可不是北地,天刀仙帝不喜歡經營勢力,門下就只有一位弟子傳人,所以秩序混亂不堪。

什麼人都可以進出北地脫褲子放屁。

天羅書院不是吃素的,那位傳說中的院長可是一位實打實的大羅金仙,而且成道時間久遠,實力恐怖至極。

同時,張麟也在城中得知了一些關於北地的訊息。

天刀仙帝和血凰妖帝打了一場,不知勝負,但是最後這一人一妖卻是宣佈在北地結盟,成立一座名喚‘赤霄殿’的勢力。

現在廣納強者,無數人蜂擁而至。

東勝神洲各處地方不知道多少人此刻都奔向了北地。

兩位大羅仙帝結成聯盟,共同組建勢力,這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其罕見的。

沒想到那位天刀仙帝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先前數千年看起來清心寡慾,與世無爭的,一搞就直接搞了個大新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