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筆趣閣

第32章 天絕地滅大搜魂手的恐怖!

“......”

張麟沒有回答,專心搬運氣血,將內息調理順暢。

天絕地滅大搜魂手果然霸道異常,六品武者的血肉魂魄盡數被他攝取,元神和氣血直接暴漲了一波。

‘難怪修煉邪道武學的人容易走上歪路,這種迅速強大的感覺實在太容易讓人迷失了...’

就算是張麟,心中也不免生出日後利用《天絕地滅大搜魂手》直接修煉,反正錦衣衛詔獄當中的死囚不少。

但旋即,他在腦海中觀想真武大帝,將一切邪念盡數斬滅,靈臺重新恢復清明。

“嘭!”

將手上的兩具乾癟屍體扔到兩側,張麟終於是看清楚了刺客的形容。

身著一襲夜行衣,臉上戴著一張青銅面具,身材只有七八歲孩童大小,手中的長匕正吞吐鋒芒。

再結合先前聽到的蹩腳大明官話,身份頓時呼之欲出。

“東瀛刺客?”

“算了,這種東西無所謂!”

之前的四位六品武者顯然不是東瀛人,兩方人馬雖然是合作關係,但似乎不是一路人?

他使用《天絕地滅大搜魂手》將他們的魂魄攝取了,自然也能檢視他們的記憶,只是現在尚在戰鬥之中,不便行事罷了。

“呵呵~華夏有句古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今日之事就此作罷,想必日後自有相見之時!”

那名東瀛刺客見張麟氣息平穩,耳邊又傳來鐵甲碰撞的聲音,頓時明白事不可為,已萌生退意。

五品武者已經初步嘗試與天地互動,行止間合乎自然,話音剛落,東瀛刺客便融入這雨幕當中遠遁千里。

“...你們東瀛就沒有自己的話嗎?”

張麟吐槽了一句,確認對方走遠之後,緊繃的肌肉這才鬆懈下來。

即便他氣血磅礴,信手便有兩龍四象之力,但面對五品武者仍舊力不從心。

如果說六品換血已經達到了血肉之軀的巔峰,那麼五品開竅已經可以與天地互動,生出部分神異。

“...咚咚咚!”

不多時,一隊負責內城巡防的鐵甲軍士奪步而來,金屬碰撞聲、踩踏地面的震動聲匯聚在一起,威懾力十足。

張麟和四位六品武者戰鬥造成的動靜不小,大開大闔間開碑裂石更是尋常,附近巡邏的皇城司甲士只要耳朵沒問題都能察覺到不對勁。

“這是...”

幾名甲士甫一到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具頭顱陷進胸腔、雙腳嵌入地下的屍體,地上橫七豎八又躺了三具頭顱被打爆的屍體,地面磚石翻飛碎裂,血肉混在泥水當中,溝壑中潺潺流著猩紅的顏色。

“嘶——”

眾甲士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目光有些駭然地看向場中站立的身影,這是何等的兇殘?何等的霸道?

“我是錦衣衛小旗張麟!”

張麟在眾甲士失神的片刻,摘下腰牌朝為首的甲士扔了過去,又頓了頓,拱手道:“家父梁國公!”

為首的甲士下意識接過腰牌,不等他細查盤問,張麟便主動解釋起來:

“這四人便是圍殺我的六品武者,現已經被我擊斃於掌下,另有一位東瀛的五品刺客,多虧了諸位兄弟將其驚走,否則我今日是凶多吉少了!”

錦衣衛和皇城司多少也算兄弟單位,張麟叫親近點是半點問題都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