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元旦,李路註定是喝不上82年的茅臺了。
黃光輝沒有把他的話當成玩笑,真的把他的指示給傳達了下去。就在元旦這天,1982年1月1日,一車皮的茅臺運抵了陸港。黃光輝向李路報告的時候,李路是哭笑不得。
“首長,這是茅臺廠半賣半送的,都是十五年以上的陳釀。”黃光輝解釋了一句。
李路問,“他們為什麼送我酒?”
張衛偉說道,“頭兒,你忘了,他們要買進口機械,找到紅星廠那邊去了。”
一下子李路就想起了這個事情。
哪有那麼多多少年多少年的茅臺啊,這往後,很多人喝的恐怕就是機器整出來的年份茅臺了。
此時是在紅星廠,吃過了中午飯,幾人在辦公樓前面,張衛偉和黃光輝一邊檢查行李一邊往車上裝,東西好不少,老套路,大多是現鈔。
陸港機場開了飛往上海的航班,執飛的是軍方背景的聯合航空公司,用的是老式的圖波列夫客機,中途要經停省城加油什麼的才能飛到上海。
總算不用折騰火車了,李路是高興的,哪怕飛機再破,只要不會掉下來。
李路和送行的馬金濤走到一邊,馬金濤揹著手,和李路在樹下站定,說,“這次你過去,我的事情,能辦就辦,來不及的話就算了,我讓他們自己過來。”
“怎麼來不及,馬工,這個事情我是得說說你的,你說你到這邊都一年了,還不把嫂子孩子接過來。當然我也知道,上海是大都市,環境要好一些,不過咱們陸港也不差嘛。”李路笑道。
馬金濤擺著手,“你嫂子是要過來,至於我家那混世魔王,他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去吧,成人了,我是管不著了。”
“放心,我給你安排好,你就等著一家團聚。”李路說。
馬金濤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遞給李路,說道,“我在上海的一些關係,搞研究都是不錯的,你自己甄選甄選,至於能不能請到這邊來,就看你的本事了。”
李路連忙開啟,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三十多頁紙,每個人的資訊都比較齊全,一面一人,也就是說,這個本子上記錄的是差不多六十人的龐大科研人員的個人資訊。
馬金濤看得上的人那還差得了?
李路激動地說,“馬工,您就是紅星廠的科研之父。”
“不要給阿拉灌迷魂湯。”馬金濤擺手道,“我打聽過了,德國出了新光譜儀,咱們在這方面落後太多,要追趕國外的步伐,首先這個實驗裝置要跟上節奏。你想辦法給我弄一批迴來。”
李路乾脆利落地答應,“馬工,你拉個單子,我照單辦事。”
“單子早準備好了。”馬金濤指了指李路手裡的小本子,“從最後一頁往回翻,都在裡面。”
敢情馬金濤早有準備。
李路早該知道,馬金濤不會這麼好說話的,一下子拉出個五十多人的名單來,顯然是有所要求的,而且不會是什麼好辦的事情——九成九是巴統協議禁運目錄裡的裝置。
“得,我豁出去了,德國人的搞不到,我就去搞小日本的。”李路打定了主意。
這兩年,德國人還是很活躍的,對華夏的技術合作,甚至比美國佬都要積極,並且有很大的寬容心,為了達成與華夏的合作,德國佬通常願意基於很大程度的退步。
一想到這方面,李路就又想起了MPC75客機,好在,還有時間。
當然,此時他們提到的德國,指的是西德。華夏與蘇聯的邦交關係尚未恢復正常,和東德之間顯然是沒有更多聯絡的。
一場依然在持續的西南邊疆戰事給了美國人很大的信心——華夏能夠成為對抗華約的堅強前線。這一場戰事就是一個態度,而曾經的抗日戰爭當中華夏人民表現出來的英勇堅韌,甚至朝鮮半島那一場戰事,就明明確確的告訴世人一個事實——沒有哪個國家能打敗華夏。
有華夏頂在前沿,美國佬甚至把小日本拋到了一邊,這幾年不但減少了技術輸出,許多合作專案都取消或者減緩,甚至援助都減少了。二戰後,美國之所以大力扶持小日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小日本是對抗華約的前沿陣地。
現在,前沿陣地發生了改變,他們的扶持物件自然就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