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時三十五分,坦克團開始行動。
按照戰鬥行軍序列,趙榮軍率領的裝備了十二臺亞洲虎坦克的猛虎連走在最前面,配屬行動的是牛二指揮的狂風步兵連派出的一個步兵排,牛二親自指揮這個排協同猛虎連行動。因此,坦克團使用了五臺531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作為該步兵排的載體。
這麼一來,趙榮軍統一指揮的兵力達到了十七臺車以及四十多名步兵。
李路爬上了LC70的車頂,站在機槍座邊上凝眉眺望南方。猛虎連已經出發了,從這個充當了前線基地的火車站一路向南疾馳,出去三公里後,就進入叢林道路,隨即轉向東南,沿著三號公里快速行進,其餘連隊按照時間節點在後面跟進。
從地圖上看,這條行軍路線非常像匕首下劈的戰術動作,從整個戰場態勢看,坦克團的這個下劈的戰術行動,會達到一個目的——切斷敵軍往東南逃的路線,同時阻擋了敵軍位於東南區域部隊的增援意圖。
搶佔338高地的目的就在於此——切斷敵人後路,阻敵增援。
現在的338高地並不起眼,戰區有太多山頭高地,交戰雙方的地圖上,也都會標註出338高地的海拔,都能在沙盤上看到。但是,並不重要。
變化會在戰鬥打響之後。
其餘部隊完成了既定的戰術動作之後,338高地的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無論是從切斷敵人後路還是租敵增援的角度看,338高地對雙方來說都顯得格外的重要。
我軍控制了這裡,不但能夠實現以上兩個作戰目的,而且對儘快圍殲敵軍主力部隊有很大的幫助。
而如果敵軍控制了那裡,上級的作戰意圖就會落空,至少會完成得很勉強。
李路知道這場戰鬥我軍會取得一個大勝利,此戰之後,該區域從此再無規模戰鬥,加快了整個戰爭的程序。
他現在關心的是,猛虎連和狂風連組成的步坦混成先鋒部隊能夠順利的以最小的代價拿下X山隘,主力部隊便可以一直猛插到338高地,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拿下那個至關重要的高地。
戰場研究隊最後一個出發,他們甚至跟在了衛生隊的卡車後面,而此時,已經是凌晨四時十五分。
李路親自開護衛型LC70走在前面,副駕駛上是趙旭,他的車上還有韋德以及狂風連派來的一名偵察兵。張衛偉開第二輛車,劉向陽、牛軍以及瑞秋都在那臺車上,還有一名負責操控車載武器的偵察兵。
牛二挑選出來的兩名偵察兵都是狂風連裡戰鬥經驗最豐富的。而李路把韋德放在自己身邊,也說明了他對韋德的重視。韋德是不能有什麼三長兩短的。
因為燈火管制,在黑漆漆的凌晨行軍,70同樣在車頭加裝了一對防空燈,燈光很昏暗,基本上只能看著前方車輛的尾燈開行駛。
熱帶雨林的道路狀況讓許多人有了深刻的體會,所謂的三號公里根本就是戰場通道,僅能容納一臺車的道路,彎彎曲曲不說,還坑坑窪窪。好在戰場這幾天都是連續的大晴天,如果碰上雨天,光是應對陷車就能嚴重拖延部隊行軍的速度。
趙旭很激動,不管怎麼說,這就是上戰場。如果不是有聲響管控紀律,他會不斷的向李路提問。因此只能屏氣凝神的四周張望,儘管放眼望去全是黑乎乎的一片。
他雙手緊握著56衝,精神高度緊張,一副隨時能夠提槍就打的架勢,甚至不知道副駕駛擋風玻璃位置那挺輕機槍比他手裡的56衝要管用得多。
遺憾的是,只能跟在整個部隊的後頭,開槍的機會是幾乎沒有的。如果讓敵人衝到了後面來,坦克團也差不多該撤編了——要這種部隊幹什麼!
趙旭在腦中幻想著相關場面。
炮火紛飛,雙方計程車兵絞殺在一起,坦克裝甲車狼群一般狼突,沉悶的開炮聲彷彿就已經在耳邊響起,清晰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