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李路和李耀華並肩坐在一側,對面是陳煌,他還帶了個女幹部,二十多歲的樣子,介紹的時候說是秘書,恐怕是沒事幹秘書。
“陳秘書,和上次見面相比,你的精神頭更好了呢。”李路笑著說。
陳煌是衣冠楚楚,但精神比上次是更差了一些,反而那個秘書看上去紅光滿面的。
咳嗽了一下,陳煌呵呵笑著說,“李廠長,我已經擔任厂部辦公室主任,合作事宜,由我全權負責。”
“哦,陳主任。”李路笑了笑。
陳煌對女秘書說,“桂松,把方案給李廠長,請李廠長過目。”
李路指了指李耀華說,“這位才是李廠長,我是李廠長的弟弟。”
女秘書愣了一下,隨即把資料夾遞給李耀華。此時,陳煌才恍然大悟——我說怎麼廠長這麼年輕,原來是冒牌貨,真正的廠長是他大哥。李耀華成熟穩重,經過這一年的工作,領導的氣勢是越來越濃厚了的。尤其是經過了金三角那一檔子事,整個人氣質都上了一個檔次。和之前的青年農民的形象是天差地別的。
陳煌在那心裡譏笑著付永貴被耍享受著幸災樂禍的感覺,這邊李耀華已經開啟資料夾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他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順手遞給李路,兩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微微一笑。
“陳主任,按照你們提的合作方案,我們需要提供技術以及技術改造的資金,而這一部分,你們要求是無償的。我不太明白,還請你解釋一下。”李耀華說道。
陳煌很有信心地說道,“李廠長,我們三二五廠是國內三家能夠生產坦克履帶的工廠之一,並且是距離貴廠最近的工廠。光是運輸成本,就能省下不少錢。無償提供技術改造的資金,這對貴廠來說是有好處的,我們可以另外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替三二五廠提供技術改造資金,與我自己建一個履帶生產車間,沒有多大的區別。我實在是想不出,為什麼要花同樣的錢在七百多公里外的三二五廠身上,而不是自己建一個履帶生產車間。”李耀華微笑著說道。
陳煌搖頭道,“李廠長,坦克履帶的生產是很複雜的製造過程。同樣的錢也許能夠建成一個生產車間,但是不代表就能馬上投入生產,質量方面更是很難保證。我們三二五廠有數十年的坦克履帶生產經驗,完善的產品生產體系,這是新車間比不上的。”
李耀華攤了攤手,道,“好吧,你說服我了,你能代表三二五廠簽約嗎?”
頓時,陳煌有點傻眼了。
怎麼就答應了呢?
白白投入數百萬元的改造資金,這樣的條件都能答應?
事情的發展出乎了陳煌的意料。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說服李耀華這邊,對方拒絕的態度越強烈越好,目的就是談不攏。
怎麼結果反而是順利得一塌糊塗?
“陳主任,你能代表三二五廠簽約嗎?”李耀華又問了一句,手指點了點李路放在桌面上的資料夾,“就按照你們提出的方案,我們現在可以簽訂合作協議。”
陳煌連忙回過神來,說道,“當然,我當然能代表三二五廠簽約,但恐怕需要等幾天,我得回去請示領導,並且需要財務攜帶公章過來進行簽訂合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