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大院裡,楊青松和鍾華站在陸地巡洋艦邊上說話,那邊放著一堆的年貨,全都讓他們給馱了回來。
這邊李路一家呼啦啦的進來,楊青松趕緊的過去打招呼,又是一陣子熱鬧。然後,大家都被霸氣十足的陸地巡洋艦給吸引住了目光。
剛才還止不住哭的小五老六這會兒也不哭了,盯著“大汽車”看。
李路把回來這段時間做的事情對大家說了一遍,家人們聽得雲裡霧裡,但都有同一個強烈的感覺——老李家的日子要紅紅火火起來了。然而,讓他們接受這麼巨大的變化,無疑需要時間。
整個下午都熱熱鬧鬧的,郭翰威又帶了幾個人出去然後用腳踏車一車一車的把年貨什麼的往家裡搬。李路讓李耀華和李家華跟著上街,把傢俱什麼的進行了緊急的購置。
李路沒想到爹媽回來得怎麼突然,什麼都沒有準備。不過他現在好歹是萬元戶,市區裡的東西想買什麼買什麼,都不帶考慮的。就是苦了李耀華和李家華,揹著裝滿了鈔票的挎包,走路都不太敢邁腿。
他們哪裡見過這麼多錢。
忙活了一通,李路才發現鍾華已經走了,沒來得及和他聊兩句。直覺告訴他,那個莊稼漢不是普通的農民。
晚上一大家子開開心心的吃了年夜飯,李國光多喝了兩杯,回憶起了往事。也許是改造終於結束,也許是因為一家人團聚,或者全都有,李國光非常的高興,哪怕他從一名知識分子淪落為農民。
吃喝到十點,大家都睡下的時候,李路出門找到了楊青松。從楊青松那裡瞭解到了鍾華的情況。
瞭解之後李路吃驚了,一副貧下中農模樣的鐘華居然是農業大學的學生。
今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畢業生開始走出校門,由他們開始,華夏會逐漸走上知識創造財富的道路。二十年後,這些人不是某個領域的學術大牛就是大企業的老總。
小環境上,現在的高校教育實行的是嚴格的精英教育,現在的人的求學渴望度遠超三十年後,大環境上,經濟開始滑跑的這個年代,是最容易成就個人事業的時期。
因為窮,因此思變,怎麼辦,沒有可以借鑑的歷史,摸索著來,錯了重新來,政策放寬,允許你嘗試,甚至某些方面沒有相關政策限制,你可以放手去幹,幹出第一桶金來,壯大了自己,往後逐漸走向嚴格之後,你便不懼風雨。
李路心裡有自己的一盤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應該怎麼走,他心裡有數。他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後世的他是執掌上萬人乃至於數萬職業情報人員的情報官,在擁有了超前記憶之後,他完全可以做到在大方向上不會出現嚴重的錯誤和失誤。
在村邊的機耕道上走著,李路問楊青松,“老二,我的工廠辦起來了,缺人,你考慮得怎麼樣。”
楊青松面露難色,說,“我沒問題,早不想幹了,只是我爸媽那邊……”
屠宰廠是國營單位,好多人託關係都進不去,楊青松憑著回城知青的身份,政策照顧,家裡花了錢,好不容易進去。在楊青松的爸媽眼裡,李路搞工廠哪裡能和國營單位比,那可是鐵飯碗。
“你自己拿主意吧。”李路說,“或者再過一段時間。”
在這個問題上,他也沒有辦法。觀念是最難改變的東西,所謂鐵飯碗,直到後世依然大有市場,那個東西根深蒂固厲害得很。
市場放開後,供銷社首先會被擠得沒活路,然後是百貨公司,接著就是屠宰廠之類的地方國營企業,都會被那些來勢兇猛朝氣蓬勃的民營企業掃進歷史。
楊青松說,“我儘量說服他們。老三,你要造拖拉機,靠譜嗎?光明廠能答應?再說,你是光明廠的職工,廠裡估計不能讓你造吧?”
這樣的疑慮和擔憂不止楊青松一個,包括最清楚此時的裴磊也是很不贊成的。光明廠軍轉民的主打產品是拖拉機,你李路不但是光明廠的職工,還是保衛科副科長,公然挖社會主義牆角的事情,廠裡知道了肯定不能讓你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