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現實之後,李國光夫婦就安心了,也就不再糾結於李路不是親生的用他的錢心裡不踏實。
蔡葉芬是公社初期時代的掃盲班教師,文化不高但好歹是識字的。李國光接受過高等教育,儘管當初是以工農兵學生的身份入學,但陸港地區農業專家也是紮紮實實真才實幹打出來的名號。
李路應該感到慶幸,父母親的思想並不頑固。
條件好了,蔡葉芬是閒不住的,哪怕這會兒正過年。她就準備趁著孩子們都閒著把祖屋給翻修翻修。
李路回到家給LC80灌滿了柴油,李耀華和李家華也回來了,不時吸著鼻涕的李祖明把他們給喊了回來。
李國光就開始安排任務了,道,“下午把祖屋給收拾收拾,拉幾車瓦磚,明天我去找克爹給翻修翻修。”
克爹是村裡的水泥匠,砌牆一把好手,帶兩三個徒弟,在這個時代屬於高技術人才,走到哪吃到哪,收入還很高。誰家要建房要修葺房屋,好吃好喝備著不說,還得上門預約看檔期……
李路說,“我從廠裡把建築隊借過來用兩天好了,直接推了蓋新的。”
“像什麼話。”李國光瞪眼,這老三當兵打仗回來之後什麼都好,就是總愛佔公家便宜這一點他是不滿意的,道,“祖屋不住人,修一修,浪費那個錢幹什麼。”
李國光對李祖明說,“老四,你在家帶妹妹。”
“我要去!”李祖明拒絕道,“我要坐三哥大汽車!”
倆妹妹也跳著腳說,“我也要我也要!”
“那就都去,要幹活的!”
李國光一揮手,全家出動。
車門才開啟,李祖明就跳上了駕駛座,坐在那裡小心翼翼的摸著方向盤興奮的直跳。李路哈哈大笑著把倆妹妹抱上去放在後座,道,“四兒,到邊上去,三哥開車。”
李路對李國光和蔡葉芬說,“爸,媽,上車。”
李國光道,“我們走過去,你們坐車。”
二哥李家華有些笨拙地上了第二排,說,“老三,我知道地方,帶你去磚窯買磚。”
李耀華也想坐,不過他是大哥,不好開口。
李路道,“大哥,一塊去,人多幹活快。”
“好嘞。”李耀華這才歡喜的上了車。
李國光夫婦挑著簸箕走了,李路發動了車子,看了眼激動得不行的兄弟妹妹們,道,“要開車了哦,坐穩了。”
現在不管是建高樓還是農家小平房,用的燒製的板磚都是從遍地開花的土窯裡出來的,最古老的燒磚的方式,在流水線型的板磚工廠出來之前,全國各地都依靠這些不計其數的大小土窯來提供著最基礎的建築材料。
百興村是郊區村,在通往濱海區的主幹道兩側就是洋洋灑灑的通日冒煙的大小磚窯。百興村屬於西城區,非農和農業只隔了一條馬路,但是去往經濟當前最發達市容市貌也最好的濱海區,得透過南下的一號主幹道一直往南走。因此這條寬大的非鋪裝馬路也被當地人簡稱為一號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