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顛簸著的沿海大道上,海風從東側吹拂過來,撫動路邊的椰子樹,帶著腥味吹過來。沒有路燈的馬路上,212吉普車的大燈發出亮度不太夠的黃色燈光照亮前路。
李路把車開得很慢,多爭取一些時間和牛軍聊天。
“牛老師,以您的水平,教授高中生都卓卓有餘吧,怎麼會教小學一年級。”李路尋找話題。
牛軍說,“李科長,你可別小看小學教程,對孩子還來說,小學階段尤其重要,是鑄造成長基礎的時候,影響的不僅僅是學識層面的。咱們國家的小學階段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
聊起教育,她就彷彿換了一個人,頭頭是道,表情嚴肅認真。
李路有些犯難了,不知道如何切入正題。總不能直接問起馮玉潔同學的情況吧?怎樣解釋如何認識馮玉潔這個事情?難道說馮玉潔在另一個相似時空裡是自己的妻子?
但如果順著這個話題往下聊,壓根沒切入正題的機會。
趙小牛。
李路的眼睛亮了亮,只能拿趙旭的侄子趙小牛作為線頭了。
“有道理,小學把基礎搞好了,初中高中搞起來更容易一些。主要是你提到的綜合素質的意思,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等等。孩子和老師同學們待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小學階段的教育確實的是很重要。”
李路順著這個話題往下聊,並不是隨口敷衍,而用了心思思考,隨即很自然的就扯到了趙小牛身上,“我那個同事趙旭,他侄子趙小牛說,牛老師總會帶大家做很多文藝活動,唱歌跳舞詩歌朗誦什麼的。”
牛軍有些臉紅紅的,但黑暗給了她膽量,並不尷尬,說,“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多方面的學習對孩子的成長是很好的。”
“對了,聽趙小牛說,你們班上有個小姑娘彈鋼琴很厲害,叫……叫什麼來著……”李路不著痕跡的把話題引到了小妻子身上。
“馮玉潔。”牛軍說。
李路佯作大悟,“對對對,馮玉潔,趙小牛都要把那小姑娘誇上天了。”
“是的,那孩子很有天賦。”牛軍說。
李路當然知道,那可是他的妻子,馮玉潔身上哪個部位有什麼樣的先天印記,他多清楚。
牛軍笑了笑,說,“才六歲已經有國家四級的水準,說是天才也不為過。”
一句話把李路一下子拉回了現實——馮玉潔才六歲啊你個禽獸!
李路不敢再往下聊了,聊著聊著如果問到那天所看見的場景,又怎樣解釋呢?牛軍看著就是個聰明伶俐的人,起了疑心以後就不好打聽馮玉潔的情況了。目前為止,牛軍是唯一能夠和小妻子馮玉潔搭上線的人,李路只能透過她來了解這個時空這個年代自己的小妻子的情況。
他轉移話題,說,“那是真厲害。牛老師,聽說你懂多門外語。”
“我父親曾經留蘇,俄語是跟他學的,我母親是英語教授,我大學選修的是德語。”牛軍說。
李路很意外,“都是主流外語,牛老師,你是真牛。”
牛軍忍不住捂了捂嘴撲哧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