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名技術人員和工人一起上陣,對七號樣車進行全面的檢查,就地進行拆解,找出問題的跟原來。
李路和馬金濤站在車身的左側,他們都盯著左側前輪看。問題肯定是出在這裡,但是具體是哪裡出了問題,還有待檢查結果出來。
結果,鑽到車底沒一會兒的工人很快鑽出來,說道,“左輪的承重軸開裂得很厲害,快斷了,就差一點點。”
馬金濤猛然一愣,一下子就全明白了,他對李路說,“車架變形影響了管路,只有這個可能性了,否則不會好幾個系統全部失靈。”
“斷軸?”李路皺眉,脫口而出,“他媽的福特的生產線!”
“這和生產線沒有多大關係。”馬金濤很認真地說道,“要麼問題出在材料上,要麼就是加工方面出了問題。”
他說著,擼起袖子就親自上場了。
這會兒,工人已經用幾個千斤頂把七號樣車給頂了起來,費了一些功夫才把左前輪給卸下來。馬金濤手套也不戴,蹲在那裡仔細檢查了一番,果不其然,全都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一邊擦手,馬金濤對李路說,“剎車管路受到了擠壓,轉向機構的液壓系統,離合踏板拉槓,剛好是駕駛座這一塊,也都受到了影響。”
工人把一塊拆出來的曲軸部件遞過來,馬金濤接在手裡,說,“就是這個東西。”
李路接過來仔細看著,很明顯比拳頭大的曲軸部件已經嚴重變形了,是在高強度的運動中扛不住劇烈的衝擊造成的。
“材料的問題?”李路問道。
馬金濤搖頭,說道,“應該是加工的問題。我看,得用新機器進行統一的加工,能夠大大提升加工的精度。咬合精度準符合標準,這樣的問題是可以杜絕的。”
李路點頭,“你說的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嗯,那就用吧,抽調一臺出來,專門加工這個部件。”
馬金濤笑道,“那就不止加工這一個部件了,許多部件都可以使用新機器,估計質量能提升一個檔次。”
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所在的零號車間劃給了姚太航,四套機床裝置全都給他了。李路不發話,沒人敢打那些機床的主意。馬金濤知道那是搞航空發動機的主要機床裝置,航空發動機顯然在其他任何專案都要重要,因此,他輕易不會提這樣的要求。
眼下,七號樣車暴露出這麼嚴重的問題,他就顧不上許多了。
李路說道,“富士重工的兩套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系統也快到貨了,到時候,那兩套就交給汽車部吧。”
“這個就再好不過了。”馬金濤笑道。
紅星廠的汽車研發都是馬金濤在總負責,他的兩個學生,江豪負責了寶馬X1專案,劉國兵則帶了2.0升四缸汽油發動機國產化專案,師生三人不但撐起了材料研究所,還撐起了紅星廠的主要專案。
馬金濤看著被大卸八塊的七號樣車,凝重地說,“管路的佈置,我看還是要再仔細斟酌斟酌。”
幾個系統同時失靈,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李路詢問道,“除此之外,能否加一套備用剎車系統?剎車系統最關鍵。這個車只要在路上跑,都是十幾二十條人命,剎車系統必須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