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軍帶著一個加強排趕到交火地點的時候,硝煙味早已經消散了。
這裡是南興鎮以南的區域,一塊易守難攻陣地,一直都不是敵軍的突破重點,因此這裡長期只駐守一個班的兵力,起到起碼的防範作用。一旦開打,主力連隊能夠在兩個小時之內增援過來。
問題在於,戰鬥在兩個小時之內結束了。
而且不是防禦作戰,是進攻作戰!
趙榮軍冷著臉問陣地上的排長(幹部負責陣地),“這是怎麼回事?”
那名排長苦著臉說,“連長,我也稀裡糊塗的。一個多小時前突然的有槍聲,很激烈,我按照預案命令部隊進入陣地戰鬥,同時向連隊報告。不知道從哪裡冒出幾個人來,直接的就殺到了對面陣地裡面去。我以為是咱們的兵,連忙的壓上去支援。那幾個人的戰鬥素養非常厲害,一個衝擊就把對面一個加強班的敵軍給打掉了,他們每個人都至少有兩支長槍,火力非常的兇猛。”
排長低頭著頭說,“我正準備詢問他們的單位,結果一不留神,他們跑了,往南跑的,沒有命令,我不敢深入啊!”
他也是委屈的,打了一場稀裡糊塗的仗,從頭到尾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跟著槍聲走。你能不打嗎,自己負責的區域有交火,先打了再說,你怎麼知道那不是敵軍進攻的跡象。
整件事發生得太快也結束得太多,從這裡到敵軍陣地就有一公里多的直線距離,實際距離更是不止。那幾個人竟然在一個多小時內就衝擊進了敵軍的陣地,甚至連他們從哪裡冒出來的,排長都不知道。在那種情況下,他除了帶著手下一個班的戰士壓上去提供支援,沒有其他選擇。
然而,他甚至連那幾個人長什麼樣子就沒能看見,只看到幾個靈活的背影。
看了看時間,這會是傍晚六點三十分,趙榮軍問道,“幾個人?”
“七八個人,可能有十二三個人,連長,我沒辦法數。根據火力以及他們的攻擊速度來看,肯定是一個加強班,而且都是高手,否則不可能這麼短時間內就攻下了敵軍的那個陣地。”排長篤定地說道。
趙榮軍皺起眉頭來,他知道這幾天並沒有出擊行動,兄弟部隊也沒有拔點作戰行動。那些人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要搞清楚。
從猛虎坦克連變成邊防部隊步兵連長,從西線到東線,趙榮軍的職務變動看似平調,實則是降了。步兵連長的含金量是沒辦法和坦克連長相比的。
趙榮軍問道,“傷亡如何?”
“我方無一傷亡,有個新兵扭到了腳。”排長這會兒站直了挺著胸脯說,“那幾個不明人員也沒有傷亡,戰場都是敵軍屍體。我們殲滅了十七名敵軍。”
這會兒,他們就站在敵軍陣地上。這個點本是我方的,早晚會展開拔點作戰。這一下倒是好了,就憑一個班就給拿下了。
趙榮軍接到訊息後就敏銳的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帶了一個加強了炮班的步兵排過來,馬上就在陣地上展開了防禦,防備敵軍的反撲。
他透過有線電話把情況向上級進行彙報,同時詢問是否有偵察部隊在行動,顯然一時半會是得不到確切的訊息的。
做完這些,他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加固工事準備防禦的工作上面。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警戒小組派出佔領四周的幾處制高點。底下的幹部不當回事,他作為這裡的最高指揮員,是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一個事實——對面就是猛菜鎮,當年大規模戰事東線戰場裡,第一個攻下的城市,就只隔著一條河。
因此,他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應對敵軍的大規模反撲。
稀裡糊塗地丟了前哨陣地,敵軍指揮官要多鬱悶有多鬱悶,他甚至是在派出人員偵察的時候,發現華夏人已經佔領了那裡,才知道前哨陣地已經易手,而駐守那裡計程車兵,一個都沒有活著下來。
實際上,趙榮軍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對面敵軍的那名團長作為這段邊境防線的最高指揮官,在得知前哨陣地丟了之後,下達的第一道命令是讓所屬部隊進入防禦作戰狀態,根本沒有進攻計劃!
因為那名團長擔心這是華夏佬大規模進攻的前兆!
於是就出現了搞笑的一幕,雙方都在擔心對方發起大規模進攻,只不過趙榮軍判斷的是敵軍有可能展開報復作戰,而敵軍團長判斷的是華夏佬極有可能要進行第二次大規模作戰。
大家都在擔心,大家都沒有進攻計劃,大家都在擔心,而事實上風平浪靜。
而作為前線營地的已經實施軍管多年的猛菜鎮,敵軍的部隊都在小心翼翼的緊張地調動著,調整著防禦部署。他們的動作不敢太大,因為這裡的一舉一動幾乎都被華夏佬看在眼裡,一旦暴露了部隊集結地域,華夏佬的火箭炮加農炮榴彈炮什麼的可不是跟你開玩笑的。
輕裝之後的紅星突擊隊已經穿過了猛菜鎮,抵達了海雲鎮。這是一個河口東側的小鎮,因為是猴子海軍的一個重要港口,所以部署了重兵。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傍晚。
李路把五人突擊隊命名為紅星突擊隊,從猛菜鎮邊境陣地那裡突然殺進來,用了一點計策,調動了趙榮軍的部隊提供支援和掩護,趁機滲透進來,至此,已經過去了十二個小時。
海雲鎮南側密佈樹林的小丘陵上面,李路趴在地上觀察著鎮區和幾乎佔據了鎮區一大半的軍港區域。萬山趴在他身邊,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遭。在其他位置上,其他三人組成了防禦陣地,散落各處。
經過了突襲敵軍陣地一戰之後,郭建陽和吳三炮對李路是徹底服氣了,李路的威信在他們心裡迅速建立了起來。他們都是和敵軍交過手的,知道打下一個敵軍由步兵班駐守的陣地有多麼艱難,而且那不是一個獨立的步兵班,側後是有其他部隊隨時能夠提供支援的。
正因為如此,尤其是幹部出身的郭建陽,對李路是更加的佩服了。小組突擊作戰的核心是指揮員,從一個角度看,越靈活的編制,對指揮員的戰術素養提出的要求就越高。
讓郭建陽目瞪口呆的是,他甚至覺得他們幾個人全部加起來也比不上李路一個人射殺的敵人多——他幾乎是槍槍不走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