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飛大院附近的居民來說,經常能看見大鼻子藍眼睛黃頭髮的外國人,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周遭越來越多的小商店開始有外國人光顧。
這天下午,上飛大院比往常更加熱鬧。這種熱鬧不同於工作多的熱鬧,作為科研生產單位,工作再多,也不會出現熙熙攘攘的場景。
之所以有區別,是因為地方文化部門組織了一場規格非常高的慰問演出晚會,慰問上飛大院的全體職工。
正在展開與麥道公司MD82客機專案的上飛大院,是Y10大飛機的研製主體,彙集了全國航空領域的高尖人才的地方。這裡的高峰時期,曾經有超過一百名來自其他飛機廠、院校、研究所等單位的國內最頂尖的技術人員。
隨著Y10大飛機工程的宣告結束,每天都有人離開這裡返回原單位,或者調往部隊院所搞軍機專案。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來,開始了讓整個華夏民族痛心不已的MD82客機專案。
級別高,規格高,上飛廠很給面子,宣佈全體休息一個晚上,全部參加慰問演出。這裡面職工的強烈要求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過來慰問演出的,不但有上海當地最知名的舞蹈家藝術家歌唱家,連電影電視最廣為人知的影星都有參加,不是一兩位,而是十幾位。
也就是說,上飛廠的職工家屬能夠在今晚一次性見到所有的經常出現在電視劇電影裡面的影星。這比給每家每戶按人頭髮放豬肉都要吸引人。
下午五點整,張衛偉走到客廳這裡來,對李路說道,“頭兒,都準備好了,易謀和白小姐帶著慰問團隊已經出發了,我們直接過去上飛大院。”
“咱們的人準備好了嗎?”李路問。
張衛偉點頭,“準備好了,姚教授那邊也準備好了,就等你的命令。”
坐在那裡抽菸的李路摁滅菸頭,站起來,吐出一句話,“按照計劃開始吧。”
“是!”
張衛偉過去撥了一個號碼,下達命令,“春風行動開始!”
隨即,兩人離開城隍廟十三號驅車前往上飛大院。
在李路的記憶裡,另一個時空的另一輩子,他是經常光顧上飛大院的。前後三十年的上飛大院變化不大,哪怕有了新的駐地新的廠區以及新的家屬小區,老大院的都沒有很大的變化。
前往上飛大院的道路街道都很熟悉,這裡哪怕再過三十年,基本佈局都是沒有很大變化的,甚至此時的道路顯得更加的寬闊一些。
上飛廠給春風電影公司發放了專用的臨時門條,用於慰問演出團隊車輛的進出。李路這邊自然的也是有的,因此檢查之後,順利地進入了上飛大院。
李路開車,張衛偉坐在副駕駛那裡介紹著上飛大院的佈局。張衛偉跟隨著春風電影公司的人來了好幾次,已經把地形給摸透。李路不親自進行偵察的原因,他說是擔心目標太大暴露,實際上他對上飛大院早已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主幹道左邊是研究所,十年鍾位置的那棟樓就是Y10專案搞研究的地方,姚教授說,所有的資料都存放在那裡,二樓的一間檔案室,幾乎塞滿了。研究所後面那棟五層的新一些的樓是MD82專案的研究樓。姚教授說,那裡根本沒有什麼有用的技術資料,麥道公司沒有轉讓也沒有與上飛廠共享重要技術。”張衛偉低聲說。
李路道,“也就是說,咱們的目標,就是十點位置的三層蘇式樓房。”李路道,“具體是二樓檔案室。”
“是,封存了所有的技術資料,有人二十四小時看守。姚教授估算,搬走S7發動機的技術資料,至少要半個小時,全部清空的話,需要一個多小時。”張衛偉說道。
李路沉聲說道,“按照咱們的計劃來,全部搬走,狸貓換太子。”
“明白,我動手。”張衛偉道。
搖了搖頭,李路說,“讓吳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