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商店就在新世界百貨所在的那條街,和新世界百貨相比,顧客要少上一些,畢竟條件限制擺在那裡——只接受外匯券或者對應的票據。
把車聽到一邊,李路舉步走向了友誼商店。
他一身青年工人的打扮,倒也是與時代背景貼切得很,邁著自信的步伐走進了友誼商店。舉目看過去的就是兩名並排站在售貨臺後面的青春靚麗的女同志,很甜美打扮得很得體,猛地看見個青年工人,燦爛的笑容少了不少。
“乃是塗蜜秋……”這話還沒完全出口,她們就猛地結結實實的剎住了話頭。
李路衝她們笑著點了點頭,慢慢走著打量著貨櫃上的商品,頗有琳琅滿足之感。這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給人不真實的感覺——這是在同一個國度裡面的現象嗎?
二十一世紀北朝鮮的現象。
全都是進口商品,甚至最裡面的臺子上面還擺了一臺進口的黑色公爵王在那裡,氣度昂揚非常。這輛車,應該算是友誼商店裡的鎮店之寶了。上市才兩年的日產公爵王,大概就是從這幾年開始,與豐田皇冠一道成為華夏高檔車的代名詞。
基本一樣的配置,甚至三大件方面都沒有多大的差別,連外形走的都是差不多的路數。
方才兩名女同志其中一位走過來,說道,“先生,請問您需要點什麼?”
李路聞言一愣,心裡掠過一絲不爽,打量著她。但見略施粉黛的雙頰微紅,幹練短髮,在這個年代算是豪放的V領毛衣,代表著的就是潮流了。
李路心裡不爽的是,這位姓名牌上寫著“林曉燕”的女售貨員說的是英語。這是幹什麼呢,對同胞說外語,赤果果的歧視以及瞧不起。
但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的售貨員,那是貨真價實的高地位職業,所有商店裡的售貨員,那都是有編制的。張口就是英語,沒這樣的水準,那是很難在友誼商店裡立足的。
這個友誼商店裡,任何工作人員,那都是英語順溜得很的人才。
“我四處看看。”李路用華夏語說,沒給林曉燕什麼好臉色。
“呵呵,我還以為您是日本人呢。”林曉燕笑著解釋了一句話。
李路皺起眉頭,“那你應該說日語。”
“對不起,英語才是國際通用語言。”林曉燕道。
或者閒暇的時候遇上個能開刷的同胞對她來說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李路能夠看得出來,表面保持著禮貌,實際上他已經被林曉燕從頭到尾鄙視了一遍。在這個地方工作的人,也許早已經養成了崇洋媚外而瞧不起自己同胞的惡習。
走進來一名金髮碧眼的高大的外國人以及一名很矮小嘴裡不斷蹦出很生硬英語的黃種人。李路一聽就能聽出來,那矮小男子是日本人,濃濃的小日本的口吻。
林曉燕扔下李路,連忙的迎過去。這個“迎”又是不一樣,她直接開啟了上掀式門從裡面走出來,遠遠的就向那外國人和日本人鞠躬問好,“您們好,歡迎光臨,有什麼可以幫到您們的嗎?”
“小姐,我們需要紅酒,可以介紹一下嗎?”外國人笑著說,“對了,你的英語很好,人也很漂亮,我叫詹姆斯,英國人。”
林曉燕臉色微紅,“謝謝,詹姆斯先生您好。”
日本人說,“小姐,請給我們最好的紅酒,要最好的。”
一邊的李路看見這般場景,心中非常的不快。
他遠遠未能想到,1981年底的現在,竟然已經有了媚外心態這般嚴重的人。面容姣好的林曉燕,此時在他眼裡,醜陋無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