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下載

第288章 第三條路

王俊林的走訪很順利,那群鬼子媚上欺下,對大明上頭的官員卑躬屈膝,但面對大明百姓卻是趾高氣揚,就差用鼻孔看人了。

會同館範圍內的走夫販卒,對這些個東瀛來的小鬼子印象都不咋樣。

附近的店鋪,都不願意做他們的生意。

即便如此,王俊林倒沒有發現某個具體的人和東瀛王有過沖突。

餘威這邊...

“你是說東瀛王素日待人謙遜和善,從不與人結仇結怨?”

餘威大馬金刀坐在太師椅上,腰上挎著的繡春刀被解下來放在一旁的小桌子上,露出半截的雪亮刀身在光線的作用下熠熠生輝,惹得說話的使臣眼皮直跳。

這是個西域小國的使臣,名為出使,實則賴在京城久矣。

這也是周邊諸國的普遍現象。

大明比起他們國家要富庶得多,更別說天子腳下、首善之地的京城,花花世界迷人眼,幾乎領略過京城風情的各國使臣都不願意離開。

寧願找一些拙劣的藉口糊弄自家國王,也要在京城多滯留一段時間。

“你要事無鉅細,把你所知道的所有東西一五一十交代,否則本官向上反映,將爾逐出京城,永不許入京!”

餘威露出獰笑,毫不客氣地威脅起來。

氣抖冷!

自己好歹也是一國使臣,你一個錦衣衛總旗竟然也敢威脅我!

他一怒之下,就一怒之下了。

待得重新冷靜下來,餘光一掃周圍,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這邊,這才悄摸摸地上前小聲道:“總旗大人,我這邊倒是有一個發現,就是不知道有沒有用。”

“哦?說來聽聽...”

“那幫東瀛人逢人就點頭哈腰的,結仇應該是沒有,但我總感覺他們有大秘密,除了開始一兩天會在四周逛一逛,後面幾乎都是窩在房間內,嘰裡呱啦也不知道說什麼。”

會同館極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

誰沒事會三天兩頭聚在一塊?

“這能證明什麼?”

餘威抬頭,瞥了眼東瀛使臣的方向。

那邊也有錦衣衛在問話。

“大人您想想看,”那使臣笑容諂媚,“他們在會同館內為什麼不說大明官話,明顯是怕我們聽去了他們的談話內容,他們可是有前車之鑑,我懷疑這群東瀛人對大明有不臣之心。”

各國的語言都不相通,但能夠來大明為使,都學了一口流利的官話。

所有人都以會說大明官話為榮,在會同館內幾乎是能避免說本國語言就不說本國語言,也算是另類的崇明媚外。

餘威細思片刻,豁然問道:

“他們君臣之間有沒有什麼矛盾?比如你有沒有聽過他們爆發過爭吵?雖然聽不懂語言,但語氣應該能聽出來吧?”

不是他生性多疑,實在是這群東瀛人有前科。

之前為了面見天子,居然能做得出火燒會同館,殘害同行使臣的事情來。

弒君這種事情,也未嘗不可能。

畢竟,餘威可是聽說了東瀛那邊有下克上的傳統。

東瀛王以主君的身份,遠赴千里來大明請罪,若是在一些極端分子眼中說不定是一個極度不合格的主君,應該切腹謝罪。

在餘威的注視下,那名使臣緩緩搖頭,“沒有。”

“你確定?”

看著餘威的表情,那名使臣突然明悟,又湊近了幾分,偷摸道:“大人,您要是覺得有,我也可以為您指證。”

他知道這些大明官員,破案的速度關係到他們在上司那裡的印象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