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TXT下載

第357 章 大羅爭鋒

他們明白——又有一位仙帝誕生了。

所謂大羅便是要開闢一方真實世界,號稱一切時空永恆自在不死不滅大羅境,頂上三花結出一顆大羅道果,寄託在這大羅境內。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未證得大羅者,只能對錶象有個大概的描述,其究竟有何種玄妙卻是無法訴諸於口。

同時,眾生靈又對這位新晉的大羅仙帝好奇起來。

那方世界,鬼氣森森,也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才會開闢如此一方世界。

要知道,大羅雖然號稱一切時空永恆自在不死不滅。

但並非真的不死不滅的。

最起碼,四大部洲是有聽說過大羅隕滅的訊息。

如今諸多的仙墟,便有一部分是不知道什麼歲月的大羅金仙坐化之後形成的。

這種仙墟一旦被髮掘,往往必會招來眾多哄搶。

雖然因為換了天地,許多法則不通,仙墟內充滿了各種未知的風險,但機遇卻是同樣潑天。

若是僥倖得了仙墟主人的傳承,一步登天也未嘗不可能。

“帝君...可是成了?”

地府五人當中,一人輕聲問道。

穹頂之上的世界逐漸淡去,偉力盡皆歸於紫袍身影,他卻動也未動,只是笑道:“大道五十,遁去其一,十幾年前我曾斬落一身,卻不想因而得了這一成道機緣,不過也因此未得圓滿。”

“......”

五人並未接話,他們也只是金仙之境,連太乙都尚未證得,遑論大羅?

見狀,紫袍身影也只是笑了笑,眼底似倒映著無盡星空。

倏地身影消失不見,只餘下一道聲音迴盪在眾人的耳畔。

“如今我已得證大羅,大周仙朝和大炎仙朝也不敢過多滋擾,地府已在北俱蘆洲徹底站穩腳跟,諸位各司其職即可。”

“喏!”

眾人齊聲應喏,寒風掠過,身形立時隨去,餘下嗚咽的呼嘯聲。

地府底蘊比不得那些萬世仙朝,上古世家,草創至今也不過十來年。

之所以能夠在北俱蘆洲與大周仙朝、大炎仙朝爭雄,全憑了那位帝君支撐門面。

手下的人自然是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

大周仙朝,玉京。

兩道念頭碰撞,大周仙帝臥於仙林之中,眼眸開闔,與大炎仙帝的念頭交流著。

“本帝推演天機,發現那人道果尚未圓滿,還差那遁去的‘一’。”

“那又如何?”大周仙帝面色平淡,並沒有被大炎仙帝帶來的訊息所驚到,“那人未證得大羅之時,便能在本尊追殺下逃脫,如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圓滿與否已經不甚重要了。”

“......”

“你也看到了他的大羅境,其天資恐怖,不遜色於古來的那些絕世仙帝,若是不將其扼殺在搖籃當中,恐怕你我二人在這北俱蘆洲再無立足之地。”

大炎仙帝的念頭嗡嗡作響。

大周仙帝卻是擺了擺手:“本尊已經決定與之修好了,大不了共享北俱蘆洲,我大周延綿至今,靠的從來不是好勇鬥狠。”

“哼!豎子不足與謀!”

大炎仙帝罵了一句,念頭便如潮水般退出了玉京,生怕大周仙帝惱怒之餘將他這道念頭扣留下來。

‘毋須你配合,本帝照樣能夠得到那人缺憾所在,哼!’

‘...原來如此,下界飛昇...’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