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是啥

第263章 恭喜你們

隨著大陣升起,張麟刻意收斂元神,意識也瞬間沉淪進去。

問心九關,他自然是不太瞭解的。

前五關倒是好破,無非就是人間百味,酸甜苦辣鹹。

他雖然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國公嫡子,但兩世為人,上輩子卻是勞苦大眾的命,箇中滋味也是遭遇了一遍。

第六關則是類似於煉出元神後,出殼夜遊所面對的幻象侵擾。

璧如美女纏身,不義之財...考驗的是面對外物誘惑是否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內心。

第七關則是外邪陰魂侵擾,唯有元神天生強大者才能渡過。

很顯然,這些都是在提前模擬元神修煉上可能遇到的困難。

即便是削弱版的,但對於一群從未修煉過元神仙道的普通人來講,也非常具有挑戰性。

能夠在如此條件下渡過七關,稱一句‘天驕’也絲毫不為過。

而張麟和寧定公主,更是勢如破竹,頃刻間便連破七關。

修行到了三品乃至於二品,這些對他們來講實在過於小兒科了。

唯有第八關和第九關,才算是有些挑戰性。

第八關喚作:生死。

正所謂生死間有大恐怖,就算是一品陸地神仙面對生死都不一定能夠坦然,但若是勘破,在元神修煉上可謂是一片光明。

第九關名叫:輪迴。

生而為人這是福報,經歷人世間冷暖,嚐遍酸甜苦辣鹹,算是磨難。

但若是和淪為畜生相比較呢?

化身為家畜,意識保持清醒,眼睜睜第看著自己被宰殺,然後血肉被烹製吞嚥入腹...這種恐懼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這遠比死亡還要恐怖許多,光是想想都要頭皮發麻。

就算是張麟和寧定公主,一個三品元嬰,一個二品化神,也是困在這兩關裡苦苦掙扎。

一遍又一遍地歷經身死,被人生吞活剝。

痛苦,麻木...

最後他們實在忍不了了,以絕強的修為,直接破開了眼前的幻象,一切如夢幻泡影一般,煙消雲散。

而後陣法嗡鳴,化作沖天的光柱。

張麟和寧定公主一前一後,緩緩睜開了雙目,雲霧撥開,眼前的場景卻是讓兩人有些錯愕。

幾名鬍子花白,道袍飄飄的老頭子凌空而立,緊張兮兮地盯著兩人。

“兩位...”

一名老道剛想開口,就被另外一位打斷:“你一個二品,怎麼好意思開口?”

“說得你不是一樣?”

“老夫好歹是渡過了火災,你不過渡過了雷災而已...”

鄙視鏈無處不在,幾名老頭爭執不下,甚至有了大大出手的跡象,為首的假寐老者似乎看不下去了,終於睜開半眯著的雙眼,斥道:

“在小輩面前,成何體統?不過是一兩個好苗子而已,收徒這種事情講求的是緣分!”

訓了兩人一聲,這老者旋即和顏悅色地看向張麟兩人,“兩位小朋友,可願意拜老夫為師?老夫是真武道太上,修為一品的陸地神仙,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相信若是有老夫的教導,兩位日後絕對成就不下於老夫...”

他極力推銷著自己,旁邊的幾名老者雖然心中憤慨,但卻不敢張嘴罵‘老匹夫’了。

因為真的會捱打。

一品的修為,放眼九州都是頂尖,是他們窮其一生都難以達到的高度,每一個都是底蘊一般的存在。

即便他們當中,已經有人渡過了風災,乃至於魔劫。

太上當前,自然是不敢造次,只能心中腹誹兩句。

張麟兩人愕然,旋即相視一笑,撤掉‘掩日’神通,兩人的氣息頓時暴露無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