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當了幾十年太子和皇帝的太康帝,權謀之術已經登峰造極。
天下萬民都不過是他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除非像張景泰那樣,以絕對的實力跳出了棋盤。
“連此次武科的魁首都被送去了征伐東瀛,看來太康帝對於此次西征頗為看重啊...”
武科中的狀元、榜眼、探花,除卻伏萬年被派去南疆補上了張麟的差缺之外,其餘二人都隨軍去了東瀛。
估摸著現在伏萬年鬱悶得很。
本來是京城的鎮撫使,還有武科探花的名頭加持,不說升官,但也不能貶謫出京城吧?
這一切,還得怨張麟。
他在南疆和沐王府眉來眼去,太康帝自然不可能一無所知。
甚至包括他在南疆留下的佈局。
太康帝讓伏萬年走馬上任,可謂是一步妙棋。
周成濟三人作為南疆千戶所的千戶,曾經在京城還是伏萬年的老部下,即便暗中投靠張麟了,面對曾經的上司,又該何去何從?
伏萬年實力不差,作為武探花,也不是性格軟弱之人,不可能任由自己被下面人架空而不作出應對之舉。
即便有沐王府從中作梗。
想到這裡,張麟就忍不住嘆了一聲:“和皇帝耍心眼子,沒個百年道行還真有點難。”
“先找個地方歇歇腳吧,無天對於靈山的內部問題解決應該也沒有這麼快。”
對於南疆的現況,他只能暫時將之拋諸腦後。
......
南疆。
鎮撫司。
伏萬年上任了。
這裡有他曾經的老部下們,他還帶著聖旨,頭頂著武探花的光環。
按照他的預想,迎接他的人不說是人山人海,但也不應該是如今的門可羅雀吧?
難不成是他開門的方式不對?
伏萬年有些懷疑地看了眼門口的兩名校尉,再看了看匾額上‘鎮撫司’這幾個大字,龍飛鳳舞,筆走龍蛇的...
沒走錯啊。
“本官是新上任的鎮撫司!”
他再次強調了一遍。
門口的校尉一愣,心說這人有病吧?剛剛不是給你見禮了嗎?
心裡犯起了嘀咕,但身體已經先快一步,躬身作揖行禮,高呼:“鎮撫使大人!”
他們都是南疆本地人,心中對於沐王府的認同度極高。
連張麟這個南疆鎮撫司建立人都要排在第二,更別提伏萬年這個半路摘桃子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