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大明都成武聖了能尚公主吧筆趣閣

第430章 咱爹有秘密

“什麼意思?”

張武瞪大眼睛,腦海中思緒轉動。

北俱蘆洲?

是飛昇之後的世界嗎?

張麟站在原地良久,見自家大哥也是一臉迷茫,幽幽一嘆:“咱老爹,有大秘密瞞著我們吶。”

四大部洲,結合自家老爹,以及嘯天犬所說,當真是九州口口相傳多年的飛昇之地。

所以,自己所處的九州,只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其中一個而已?

三十三重天破碎,地府湮滅在歲月長河當中,天下有靈眾生不得超生,不能轉世輪迴。

四大部洲還尚存?

連嘯天犬也不知道沉睡了多少歲月,那個世界還是自己前世從話本小說中看到的世界嗎?

“算了,一切等飛昇之後就知道了。”

張麟將這些紛雜的念頭統統斬卻,“大哥,咱們先去看看娘。”

大明兩線作戰,腹背受敵,此刻就像是一根繃緊的弓弦,一著不慎便有可能滿盤皆輸。

屆時,那就是弓毀絃斷的下場了。

“好。”

張武雖然也有些犯迷糊,但好歹知道一點——自家老爹可能在九州停留不了多久了。

“老弟,有把握多久飛昇?”

“看情況吧,我已經冥冥之中能夠感應到上界的錨點,很多人的飛昇是個被迫行為,只要破開一品的境界,天道就會強行將你排擠出九州。”

張麟沉吟一會後,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其實,若是自身的體魄或者藉助其他手段也能夠強渡虛空亂流抵達錨點所在,也能夠飛昇而去。”

“所以,理論上來講實力足夠就好,境界無關緊要,並非只有武聖才能夠飛昇。”

張武直接甩了他一個白眼,“你這不是廢話嗎?武聖和一品之間的差距,只要看過書中的相關描述,就都知道那是天與地的差別。”

武聖,一人鎮一國的存在。

幾乎可以一拳一個一品,簡直就跟土雞瓦狗沒有什麼區別了。

“我說了這麼多,意思就是,我有把握等我成就一品武夫,能夠力撼武聖,隨時飛昇而去。”

他有種預感,若是他肉身武道和元神仙道雙雙成就一品,將會迎來一次難以想象的蛻變。

“......”

得,這天沒法聊了。

“咚!咚咚!”

兩人漸行到內苑,地面忽地一陣顫動,急促的撞擊聲從不遠處傳來,正是內苑弟子習武強身的校場所在。

張武下意識望了過去,就看到一大一小兩道體型相差甚遠的身影在激烈地碰撞,拳腳相加間蕩起的氣浪掀起一圈的灰塵。

等灰塵散開,他這才看清楚了對戰的雙方分別是一位穿著勁裝的少年人和一個扎著總角朝天辮、臉上粉撲撲、神色極為認真的小女孩。

“這這這....”

上次他回家,張詩柳這小女娃一直被張景民帶在身邊,張武也不怎麼出門走動,自然也不清楚張麟發掘了這麼一個小天才。

“哦,他是二叔的女兒,上次我看她有點天賦,所以就牽線搭橋,讓他們父女二人相認了。”

“你也知道二叔那人...”

張麟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就看到張詩柳奔放狂暴的拳風,每一拳都掀起一陣音爆,打得對面那個少年連連後退。

“你管這叫有天賦?”

張武眼神複雜,如果他沒有看錯的話,這小姑娘筋骨尚未定型,以自家二叔那尿性說不定還是最近才開始用藥浴洗髓伐毛。

饒是如此,現在都能夠暫時壓制住八品了!

雖然拳腳間毫無章法,就仗著一股子力氣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而且沒有八品內壯生生不息、體力延綿不絕的特徵,落敗也是遲早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靈幻時空
靈幻時空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一場臆想)的經典小說:《靈幻時空》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一覺醒轉,穿越靈幻電影世界亂世、道法!這是...一個靈幻時空!
一場臆想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
【凡人流】\n天地蒼茫,誰主浮沉?\n螻蟻出劍,亦可斬天上真仙! \n資質平庸的孤兒陳長命,機緣巧合之下,誤入兇險難測的仙途,在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充滿算計的修仙界,開啟了一條波瀾壯闊的證道長生之路…… 作者:易塵所寫的《腳踩不祥,我於亂世證長生》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釋出。
易塵
無限之大魔神王
無限之大魔神王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墨天心)的經典小說:《無限之大魔神王》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重生歸來的陸明,避開了穿越成大魔神王的陷阱,卻想不到進入了主神空間。不一樣的武俠、不一樣的fate,不一樣的神魔、不一樣的無限流。
墨天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快穿:刺殺男主計劃
書海閣小說網免費提供作者(未遲遲)的經典小說:《快穿:刺殺男主計劃》最新章節全文閱讀服務,本站更新及時,無彈窗廣告,歡迎光臨()觀看小說:系統:你的任務就是誅殺男主,不斷升級,完成數量後,就可以自動解除繫結獲得新生!馮奚:啥?刺殺男主?一來就這麼刺激?可是等一下,這些男主個個都是大佬級別,我一個小蝦米?系統:你本身已死,橫豎都是死,不妨垂死掙扎一下?馮奚:玩我呢???現在連死都不能痛快點?系統:不
未遲遲
馬伏山紀事
馬伏山紀事
歲月與土地的長歌。我出生的馬伏山,那是個被大山緊緊環抱的小村落,多年前,生活在山裡的人們窮得叮噹響,卻藏著我全部的童年與青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馬伏山的日子彷彿龍王臺那口老井,幽深又沉悶。 每次聽到王隊長的木梆聲,大人們就開啟了一天的勞碌耕作。我和小夥伴常常在放學後揹著自編的小竹簍上坡割牛草,熟悉了這裡的一草一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馬伏山,一切都開始悄然改變。公路通了,電燈代替了灰暗的煤油燈,
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