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目瞪口呆,這個答案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司馬羨皺起眉頭:
“顧將軍過於自信了吧,北燕戰力驍勇,多年來南征北戰、擁軍近百萬,八成勝算,從何而來?”
顧思年一點點分析起來:
“朝會之前我已經說了,天時地利人和儘在我手,有些大人說過於牽強,好,我們就算持平,有五成勝算。
北荒三州失陷數十年,各地反抗義軍始終未曾滅絕,說明什麼?說明涼地百姓痛恨燕人已久,誓死不願歸降。
戰端一開,我涼軍入荒振臂一呼,必從者雲集,人心所向。屆時與燕人交戰的不止有兩衛十萬邊軍,還有數以萬計的北荒義軍。
六成勝算。
北燕乃遊牧民族,族人皆自幼熟悉弓弩,上馬可戰下馬放牧,人人皆兵,帶甲近百萬。
這些人跟著北燕皇帝南征北戰多年,曆經沙場戰事,戰力強悍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我邊軍又何曾差了?
正隆四年,北燕皇子申屠空率兵進犯琅州,琅州衛將士奮起反擊,與敵決戰,殺申屠空,奪靖邊城,一戰殺敵過完;
正隆五年,北燕撕毀停戰協議,遣大家拓跋烈領兵數萬再度進犯琅州,欲為申屠空報仇,琅州衛將士上下一心,四麵出擊,令拓跋烈大敗而歸。
正隆六年,北燕皇族大將申屠翼舉兵五萬進攻雍州,後又有七皇子申屠景炎坐鎮前線指揮,前後增兵近十萬之眾,我琅、雍兩衛聯手,斬將上百員,殺敵八萬,令申屠景炎含恨而歸。
三年三戰,我邊軍將士連戰連捷,戰無不勝。
我說這些隻是想讓司馬大人、讓滿朝的同僚們知道,如今的邊軍早已今非昔比,戰力大增。
我顧思年很負責任的說一句,琅雍兩州六萬主力騎軍,隨便拉出一支都可以與北燕鐵騎正麵野戰,且戰之能勝!
再看燕軍。
荒軍雖然號稱十餘萬,但全都是烏合之眾,從未放在一起操練過,在我邊軍將士麵前不堪一擊,烏合之眾耳;北荒燕軍不過區區數萬,再想調兵得從草原內部抽調,這一來他們就失了先機。
此消彼長之間,又是一成勝算,七成了。
最後,北荒與我大涼同根同源,若是我朝堂百官能夠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再加上陛下有宏圖大誌,賢明聖主,那舉國上下就可傾力一擊,一戰收故土。
八成勝算,微臣字字句句皆是實情,並未有半分誇口!”
鏗鏘有力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著,顧思年的話語讓一部分主戰地官員十分振奮,尤其是國子監祭酒楊奇楊大人,雪白的胡須已經跟著顫抖起來。
站在人群中的宋慎如雖然看不出臉色的變化,但心臟正在砰砰直跳,顧思年或許隻能說服滿朝的臣子,說服陛下。
司馬羨不知該如何反駁顧思年的話語,隻好麵朝皇帝行禮:
“陛下,收複北荒事關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到萬不得已,臣認為還是應該謹慎為上,徐徐圖之。
請陛下三思啊!”
“請陛下三思!”
不少朝臣都在附和司馬羨的話,但人數比起前些天明顯少了許多。
不等塵堯開口,顧思年再度朗聲喝道:
“陛下,微臣還有話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