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此事就說這麼多。”
皇帝似乎並不想多聊影闕司,話鋒一轉問道:“血柳的背後竟然是東宮太子,愛卿對這件事怎麼看?”
“額~”
顧思年嘴角苦澀,支支吾吾:“畢竟牽扯太子,微臣,微臣不敢多言。”
“不敢多言?”
“哼!”
塵堯冷哼一聲:“身為太子,堂堂正正的國之儲君,卻在背後培養這麼一批探子殺手,像話嗎?先不提他在北涼道多次阻礙你推行合銀法,光是前次沈大人、蔡大人從綏慶道返京遭遇截殺也是他所為、還有王家堡村民被屠殺一案更是令人發指!
他到底想乾什麼!”
顧思年嚇了一跳,愕然道:“什麼,難道那次兩位大人遇險是太子殿下所為?這麼說是陛下下令讓影闕司暗中保護兩位大人的?”
顧思年裝的還真像,宛如毫不知情,絲毫沒有引起塵堯的懷疑:
“當然是朕下的令,否則又有誰會派人保護兩位大人?自從你提過血柳之後朕就多長了一份心眼,兩位大人外出查貪腐案恐有不測,朕便派影闕司暗中保護。
果然,這群貪贓枉法之徒狗急跳牆,竟然真敢行刺朝廷命官。
但朕萬萬沒有想到會是太子所為!”
最後一聲冷喝讓顧思年縮了縮脖子,也不敢接話,隻能喊了一句陛下聖明。他可以理解皇帝的憤怒,那可是刑部侍郎、戶部侍郎,是奉了他的旨意外出查案的,可太子卻要殺他們!
傳出去隻怕會舉國震動!
見顧思年不說話,塵堯再度問道:
“愛卿有沒有想過,江堤貪腐案牽扯的是工部侍郎以及綏慶道經略使,太子為何要派人刺殺沈儒、蔡象樞?”
“這,這個……”
顧思年猶猶豫豫地說道:“或許,或許此案還牽扯了太子?”
“你說得對。”
塵堯目光冰冷:“當初工部侍郎楊仁清伏法、綏慶道經略使閻康畏罪自殺,但江堤貪腐案被貪汙的兩百萬兩白銀隻找到三十萬兩,剩下的哪兒去了?
刑部查到今天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朕也一直疑惑,幾百萬兩白銀總不可能自己長腿跑了吧?
原來是落進了東宮的口袋!”
“咳咳,陛下,此時下定論是否為時尚早?”
顧思年哪敢直接說太子有罪啊,低聲道:“畢竟還沒有真憑實據證明太子牽扯此案,還請陛下息怒,待查明之後再說。”
“還要什麼真憑實據?難不成太子就喜歡殺人,隨隨便便就要殺兩個侍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