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前輩辭官歸鄉之後怎麼去了劍南道,您老的祖籍似乎是江北啊~
怎麼不回自己的家鄉?”
“看來顧王爺對老夫了解得很多啊~”
張思堂的眉宇輕輕一挑,很自然地說道:
“說來也是巧了,當初老夫身體抱恙,重病纏身,辭官還鄉就是為了治病。可惜遍訪天下名醫也沒能找到治病的法子,最後還是在劍南道的深山老林中找到一位神醫,妙手回春,治好了我的舊疾。
後來老夫覺得劍南道是處福地,便留了下來,劍南王聽聞之後就請我去了府中做客,從此便跟了劍南王,”
“原來如此~果然是位神醫,前輩如今看起來精神抖擻,身體好得很嘞~”
顧思年露出一抹恍然大悟的神情,然後輕笑道:
“留在劍南道的不止您老一人吧,還有您的兒子,劍首關主將張靖?
劍首關乃劍南道門戶,邊關重鎮,前輩有個好兒子啊。”
顧思年的嘴角掛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這是安涼閣剛剛查到的最新情報,在劍首關截殺他們的張靖正是老人的兒子。
張思堂泰然自若的臉色終於出現了一絲變化,目光深沉地看了顧思年一眼,波瀾不驚的說道:
“承蒙劍南王賞識,犬子才能在劍南道謀得一官半職,王爺見笑了。”
“哎,張老若是不離開京城,早就位極人臣了,都說虎父無犬子,您老的兒子自然也是人中龍鳳。”
顧思年抿了一口茶水:
“其實本王很好奇,您老四十多歲就升任兵部尚書,可謂平步青雲,前途一片光明,為何在正值壯年的時候突然辭官還鄉呢?”
“王爺記岔了不是。”
張思堂笑了笑:
“剛剛老夫已經說了,身體抱恙才辭官還鄉,否則誰會放著一部尚書的高位不坐?”
“可後來不是治好了嗎,為何不回京城?
咱們陛下一向有識人之明,像張老前輩這樣的國之棟梁定會重用,何必一直待在南疆這種蠻荒之地呢?”
“年紀大了,身子骨也不行了,不願折騰。”
張思堂唏噓一聲:
“劍南道也不錯,挺好的,朝堂還是留給像王爺這樣的青年才俊吧。”
“是嗎?”
顧思年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您老辭官之前恰好發生了平陵王一案,辭官還鄉該不會與這樁案子有關吧?”
張思堂滿是皺紋的臉皮一僵,麵無表情地說道:
“王爺說笑了,若是我真與平陵王一案有瓜葛,早就被當成反賊殺頭了,哪還能活到今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