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堯看向顧思年,麵帶歉意:
“這麼多年,委屈你了。以後如果你願意,叫朕一聲皇叔,如果不願意,接著叫陛下也無妨。”
“皇叔。”
顧思年會心一笑,沒有多說什麼,冤案能夠平反,他已經知足了,人死不能複生,他再接著怨恨皇帝也沒有意義。
短短一聲皇叔讓皇帝臉上的笑意濃厚了許多,這是三弟的兒子啊~
塵堯朝著顧平安輕輕一招手:
“來,到皇爺爺這邊來。”
皇爺爺~
這個稱呼讓眾臣眉頭微挑,心中詫異不已,好親近的稱呼啊。
顧思年是平陵王的兒子,顧平安又是顧思年的兒子,說起來還真是爺爺輩的。
顧平安在得到顧思年的點頭示意之後終於邁步前行,站在了塵堯的身邊。
塵堯拍了拍顧平安的肩膀,頻頻點頭:
“不錯,練了一副好身板,聽說你現在已經是鳳字營校尉了?”
“是。”
“上過戰場,殺過燕賊?”
“殺過,北涼軍律,以軍功封賞。”
顧平安老老實實地點頭回話:
“不砍幾個燕人的人頭,升不了官。”
“你是北涼王的兒子都不行?”
“誰的兒子都一樣。
為將者身係萬千將士之性命,倘若無尺寸之功便升任將軍,那是視將士們的性命如草芥,為禍江山社稷。
所以北涼軍中所有將領都得憑借戰功升官。”
“哈哈哈,說得好。”
塵堯大笑出聲,看向一眾朝臣:
“平陵王像他一樣年輕的時候,跟朕說過一模一樣的話,為將者隻能論功封賞。”
“你的兵法是誰教的?”
“爹教的,還有褚將軍、遊將軍他們都會教我。”
“隻練武,可曾習文?”
“文武皆學,詩詞歌賦都懂一些,四書五經亦曾熟讀。
文科可入京參加科舉,武能領兵馳騁疆場。”
顧思年腦門一黑,自己這個兒子看起來老實,實則心高氣傲。
“哎呦,好大的口氣。”
塵堯笑眯眯的說道:
“那皇爺爺考考你,何為治國之道?”
眾臣麵麵相覷,問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治國之道,考題也太廣了些吧。
出人意料的是顧平安很認真地回答了四個字:
“選賢,安民。”
短短的四個字讓在場臣子都抬起了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詫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