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胡桂南每一次下刀,全都發出錚錚錚的金屬脆音,內裡也極其堅硬。
“相公,這佛像有古怪!”
“你繼續砍,把表麵的泥層給剝掉!”
“相公稍等!”
胡桂南外號‘聖手神偷’,對這種尋寶之事,那是得心應手。
眨眼之間,他就把佛像左腳的泥層剝離,燦爛金光隨之顯露出來。
“我的天!這是黃金佛腳!”
哪怕胡桂南見慣寶物,他也難掩激動:“如果整座大佛都是金鑄,那就發大財了!”
“發什麼財!”
鐵羅漢取笑道:“天寧寺是相公讓來的,佛像是相公讓砍的,相公肯定早就知道這是一座金佛,這財本身就是相公的!”
“對極對極!這估計是相公家裡祖傳的私藏!”
胡桂南扭頭請示:“相公,要不要我把整座佛像都檢查一遍,看看是不是純金鑄成?”
黃四喜擺擺手:“查罷!”
他仰頭打量整座佛像,高度超過三丈,體型像極了彌勒大胖佛,比一般佛像更加粗壯。
如果整座佛像都是使用黃金煉鑄,重量絕對不輕。
“桂南,你能不能把這座佛像的重量估算出來?”
“我覺得至少也有五六萬斤!”
“五六萬斤?那豈不是幾十萬兩!”
“相公,這麼大的金佛,內部應該是中空的,你看它的佛肚,又圓又大,肚子裡極可能還藏有其它珠寶!”
這是胡桂南的經驗之談。
黃四喜卻暗有讚賞,天寧寺大金佛的確是內部中空,封藏有價值連城的珍珠、白玉、翡翠、珊瑚、祖母綠、貓兒眼。
不一會兒,胡桂南就在佛像腰間發現一扇半人高的暗門。
但暗門四周的泥層太厚,又堅如岩石,他把匕首砍斷也沒有破門成功。
黃四喜見狀抽出鐵劍,遞給他:“你用這把劍再試!”
胡桂南知道鐵劍是掌門信物,就算削鐵如泥,他使劍的時候也特彆小心。
等他把暗門外的泥層全部剝離,露出一座方方正正的金門。
金門打開後,他把火把舉進去,隨即大喊:“相公,快來看,裡邊全是珠寶!”
黃四喜早就知道佛肚裡邊裝的是什麼,並不覺得驚奇。
鐵羅漢卻是嘖嘖稱歎:“這五年來,李岩相公領著大夥東奔西跑,辛辛苦苦積攢的家底,沒有相公隨便找一座金佛多!”
他不禁望向黃四喜,越看越覺得,黃四喜像是有神佛保佑似的。
胡桂南把佛肚裡的珠寶清點一遍,看中一顆祖母綠戒,正要拿手去撿。
卻聽黃四喜在旁示警:“這些珠寶上都被淬了劇毒,你不要直接觸碰!”
胡桂南急忙縮手,拎著火把離開暗門。
“這麼大一座金佛,佛內還有這麼多珠寶,擺在這裡幾百年,竟然沒有人發現,也是奇事!”
胡桂南又轉念一想,這座金佛有可能是黃四喜的家傳遺寶,未必有幾百年曆史。
他又問道:“相公,你打算怎麼處理這些寶貝?”
早在趕來天寧寺之前,黃四喜已經做好打算。
他讓鐵羅漢與胡桂南在大殿裡坐下,慢慢透露:“這座金佛與珠寶是我的私產,我暫時並不打算啟用,而是繼續封藏,但你們也看到了……”
他環指大殿:“這座廟宇已經殘破,存在倒塌的隱患,必須進行修繕,而且要派人看管保護。”
鐵羅漢與胡桂南對視一眼,俱想,難道相公領咱們入寺,就是為了看守金佛?
胡桂南忐忑的說:“相公,僅僅這座金佛就價值幾十萬兩黃金,這消息一旦傳出去,江湖上的盜賊巨寇,各地義軍統領,甚至官府衙門,都會蜂擁而至,你就不該透露出來!以前金佛放在這裡無人問津,一直這麼放著就好!”
黃四喜道:“我原本也是這麼打算,但我準備出趟遠門,可能幾年都不回來,我對金佛很不放心,萬一寺廟倒坍,到時日曬雨淋,金佛豈不是要暴露?”
鐵羅漢急起來:“相公怎麼又要出遠門?你不是才從藏邊回來嗎?”
黃四喜沒有解釋什麼,他繼續安排任務:“我離開期間,金佛需要人看護,除了你們兩個,我托付給誰都不放心,我希望你們以後常駐廟裡,哪怕我在外遭遇了不測,你們也要一直保護金佛。”
鐵羅漢忙道:“相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既然你開了口,我肯定替你守著,保證不會遺失一塊金子一顆珠寶。”
胡桂南也道:“相公這麼信任我,我縱然是死了,金佛也不會有失!”
“我不是在信口開河,你們兩個全都聽好!”
黃四喜鄭重其事:“假如將來有一天,我遭遇不測,但韃子卻卷土重來,攻占了中原,到時你們要把這尊金佛與珠寶交給抗韃的義軍。”
黃四喜殺掉了皇太極,也殺掉了多爾袞,很快他會去刺殺多鐸與其它韃子統領,他相信殺完這些人,韃子已經元氣大傷,不可能再入主中原。
但世事無絕對,誰知道他離開《碧血劍》世界後,隨著蝴蝶效應的消失,曆史會不會重新回到原來的軌跡上?
天寧寺寶藏算是一個後備手段。
其實黃四喜已經做的足夠多,他問心無愧,也對得起任何人,等他離開後,這個世界到底怎麼變化,他不需要繼續操心,況且他想管也管不著。
當晚三人在破廟過夜。
次日黃四喜又傳授了鐵羅漢與胡桂南武功,然後告辭離去。
鐵羅漢與胡桂南一路送行了十餘裡,兩人原本是打算追隨黃四喜,結果卻要擔任守廟差事,心裡都鬱鬱不歡,但他們也知道金佛重要,並不拒絕黃四喜的安排。
他們望著黃四喜的離去背影,齊齊大喊:“相公,你早點回來啊!”
黃四喜急拽馬韁,掉頭過來,朝他們招手回應,看見他們笑顏敞開後,黃四喜才再度遠行。
他日夜兼程趕赴太白山,並沒有見到木桑道人。
這老道癡迷下棋,並不在山上,蜂箱被他交給一位童子看管。
黃四喜取到蜂箱後,寫了一封書信,讓童子轉向木桑道人。
還是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