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哭著對黃四喜講:“當初我被田伯光擄走,幸得令狐師兄相救才保住清白,我聽聞令狐師兄有難,如果不去相救,我就是忘恩負義!
師兄,我曾經用你教的武功攔截東方不敗,這才導致任我行逃入少林寺,我也不知道這麼做是對是錯,我寧願不懂武功,死在東方不敗手裡,還了令狐師兄的恩情!”
她心中兩難,覺得幫令狐衝是錯,不幫令狐衝也是錯,倒不如一死了之,那就不必煩惱了。
黃四喜見她梨花帶雨,上前遞給她一個手絹,對她說道:“知恩圖報不是錯,你救令狐衝也沒有不妥,所以你不用自責!雖然你救了令狐衝與任我行,導致正道與魔教大打出手,但這場大戰最終是以和平收場,並沒有引發任何禍亂,你不用再耿耿於懷,以後把這件事忘掉就行了!”
黃四喜自始至終都沒有責備儀琳的意思。
最初他降臨‘笑傲江湖’,被定逸師太贈送療傷藥物時,他心裡已經做好決斷,無論江湖上爆發任何風波,他都一定要保住恒山派群尼的安全。
他也不為彆的,就因為恒山派是‘笑傲江湖’裡唯一行俠仗義的代表。
他在‘碧血’江湖闖蕩時,隨便遇上一位神偷胡桂南,都是舍生取義、以身報國的慷慨俠士,他遇到的其他邪道人士,也有盜亦有道的情懷。
但‘笑傲江湖’完全不一樣,這個江湖裡的武林人物肆意妄為,普遍自私自利,無論黑白兩道,基本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考慮,一門心思在搞權勢鬥爭,他們眼裡也隻有立場,沒有善惡,與俠義相去甚遠。
唯獨恒山派是例外,黃四喜才會對她們多番照顧。
定逸師太見黃四喜對儀琳一如既往,神色不禁鬆了下來,問道:“往後正道與魔教不會再有爭鬥,黃師侄是不是考慮把降龍山莊遷往恒山?”
黃四喜回道:“我確實有搬遷山莊的念頭,但以後山莊會增加人手,倘若遷往恒山,恐怕會擾亂恒山弟子清修。”
定逸旋即又問:“那你打算把山莊遷往武當嗎?”
那天黃四喜從黑木崖取回真武劍與《太極拳經》,交給衝虛道長時,當時衝虛與定逸希望黃四喜在恒山與武當各建一座山莊。
定逸聽黃四喜不願意遷往恒山,那應該是屬意武當山。
黃四喜卻不會這麼做,他道:“武當也不合適,但具體要把新莊建在什麼地方,我仍在物色之中,等將來新莊落成,我會給師叔發請帖的。”
定逸笑道:“那我等著。”
這天把定逸與儀琳送走後,黃四喜繼續替魔教降眾解除三屍腦神丹。
半個月後,魔教長老秦偉邦入莊拜見黃四喜。
秦偉邦向黃四喜呈交了兩柄玄鐵短劍與三百根玉蜂針,這些都是黃四喜委托秦偉邦鑄造的兵器。
黃四喜先取玄鐵短劍查看,兩劍幾乎一模一樣,玉蜂針更加沒有瑕疵。
黃四喜覺得秦偉邦的鑄煉手藝頗為不俗,就把烏金軟甲與重劍一並取了出來。
這件烏金軟甲是在‘碧血’江湖時被木桑道人贈送,黃四喜已經穿戴了多年,屢屢替他抵擋襲擊。
前不久黃四喜與東方不敗決鬥,烏金軟甲被東方不敗用劍擊碎,半麵軟甲幾乎被毀,需要重新縫製。
黃四喜的重劍也要重新鑄煉。
隻是烏金軟甲與重劍的材質異常特殊,想要重煉千難萬難。
秦偉邦耗時整整半年,使用一種金屬絲線縫補了烏金軟甲,但防禦力卻是大喪。
重劍難度更高,不管秦偉邦如何冶煉,都無法減少重劍體積。
當初在‘劍雨’江湖裡,黃四喜耗時五年都在鑄煉重劍,可謂已經千錘百煉,如果找不到上乘的鑄劍法門,重劍都不會出現什麼變化。
黃四喜就收回了烏金軟甲與重劍,等將來另遇機緣,再重鑄兩寶。
這半年期間,所有服用三屍腦神丹的魔教降眾,都已經被黃四喜祛除丹患,任盈盈的心脈劍創也已經康複痊愈。
但降龍山莊的新址仍舊沒有著落。
梅莊四友受黃四喜委托,前去尋找適合遷莊之地,半年間他們尋到十餘處候選地址,這些地界無不是風景優美,但到底應該選用哪一處,梅莊四友與藍鳳凰全都拿不定主意。
最終還是需要黃四喜親自拍板。
就在黃四喜打算外出遊曆時,一封請柬忽然送到了降龍山莊。
這封請柬是華山派掌門嶽不群親自發出。
嶽不群在請柬裡寫的清清楚楚,他在華山絕頂發現一處洞窟,窟內埋藏著魔教十長老的屍骸,同時也有五嶽劍派的先輩骸骨。
嶽不群個人猜測,這些骸骨是昔年日月神教與五嶽劍派交鋒的遺跡,洞窟內遺留有諸派武功心法。
嶽不群表明並不打算私吞這些武功,就向正道諸派與降龍山莊發了請帖,邀請諸派趕赴華山,一起商量如何處置遺跡。
由於遺跡之中,不止包括了諸派武學,還有破解諸派武學的功法,正道門派收到嶽不群傳信後,俱都不敢怠慢,紛紛趕赴華山而去。
江湖上沒有任何門派希望自家武學的破解之法被外人獲悉。
黃四喜接到請柬,原本不想赴嶽不群邀約,但是時隔半年,黃四喜遲遲沒有收到風清揚的消息,也不知令狐衝到底有沒有再見風清揚。
黃四喜就打算親赴華山一趟,打探風清揚的蹤跡。
這時任盈盈正好康複,她準備去少林寺探望任我行,就與黃四喜一起離莊,等到了少林寺後,到時與方證大師結伴前往華山。
黃四喜陪同任盈盈抵達少林寺,讓任盈盈與任我行會麵。
他則與方證大師敘起了舊。
方證大師先問他:“聽聞黑木崖上的魔教餘眾已經全部下崖,諸地魔教分舵也在先後解散,這些都是黃莊主所安排罷?”
黃四喜點頭道:“半年前我已經通知魔教幾位長老,給解散魔教做準備,他們被我解除三屍腦神丹,全都願意聽我建議,解散魔教的二十餘處分舵,最多再有一兩個月,魔教就會分崩離析,徹底消失在江湖上了。”
隨著魔教消失,降龍山莊的名頭卻越來越響。
方證大師知道黃四喜招募了一部分魔教降眾,他並未提出任何異議,因為降龍山莊一直在約束魔教降眾,這比放任自流更妥當。
隻要黃四喜還在降龍山莊擔任莊主,魔教降眾就不足為懼。
方證大師現在對魔教已經沒有顧忌,他隻對華山派有所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