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四喜知道神雕力大,就請它幫忙搬運龍脈。
神雕聽懂黃四喜向它求援的意思,非但沒有拒絕,反而熱情如火,一個勁朝黃四喜點頭。
黃四喜見狀,當即領它前往龍脈處。
等它瞧見龍脈模樣,個頭竟然比它還高,原本還在呱呱嘶鳴的它,漸漸斂了聲。
隻見它閉著鳥嘴,昂首闊步圍著龍脈打量,姿態活像人類裡的老頭子。
瞧了一會兒,它展開左翅,對準龍脈拍打上去。
剛才它與毒蟒交戰,被蟒口咬中,一度昏厥,但它蘇醒後立即活蹦亂跳,毫無受傷跡象,現在力氣十分充沛。
它翅膀又大,常年待在劍塚練功,每一次揮翅,都能掀起狂烈勁風,威力絕倫無比。
卻聽‘碰!’的一聲。
龍脈被它左翅一撞,馬上側歪翻倒。
它見龍脈重量弱於它的翅勁,雕鳴再次響起。
隨後它向黃四喜得意發笑,這塊巨石雖然大,但它移的動,這個忙它也幫的了。
接下來,它繼續煽動翅風,甚至翅爪並用,再把龍脈翻了一個身,它打算像滾雪球一樣,把龍脈滾到它家裡去。
黃四喜卻覺得這樣搬運太麻煩,而且不保險,在翻滾途中容易損壞龍脈。
黃四喜就讓神雕暫時等候,他前往附近樹林,使用降龍劍裁截了一些柳木與柳枝。
回來後,黃四喜使用柳木做了一座簡易木橇,再把龍脈置於橇麵,又使用柳枝編製繩索,纏住橇杆,最後把繩索另一端做成繃帶形狀,綁在神雕身上。
一輛橇車就這樣大功告成。
黃四喜朝神雕打打手勢:“好了雕兄,可以上路了!你家住在什麼地方,就拉著過去罷!”
他讓神雕拉著龍脈前往劍塚。
剛才造車期間,神雕不明其意,一直非常配合,就算黃四喜把柳繩綁在它身上,它也沒有反對。
不過此刻它回眸一瞧,越發覺得不對勁,黃四喜貌似是把它當成騾子使喚,它可能是覺得自己出身高等,不是騾子等苦力可以相比,就有些生氣。
雙翅猛的一展,它撐斷柳繩,雕鳴也變的高亢起來,不斷朝黃四喜叫喚,抗議之聲顯而易見。
黃四喜被它翅風掃中,不禁後退幾步,卻也沒有出聲製止。
直到神雕喊累,鳴叫聲漸歇。
黃四喜才笑著走上前,以商量的口氣說:“我隻有雕兄你一個朋友,除了你,我實在找不到其他人幫忙啊,如果你不願意幫著拉車,那也沒有關係,我肯定不會逼迫你!”
說完黃四喜把柳繩拾起來,重新打結,綁在自己身上。
其實龍脈重逾千斤,如果黃四喜施展全力拖拉,也可以拉動,但他哪裡願意吃這份苦?故意裝著拖不走。
神雕見黃四喜使出吃奶力氣,額冒虛汗,也沒有把龍脈往前拽出半分,忽然雕翅一煽,把黃四喜攆去一邊,主動站在了龍脈前。
“還是雕兄講義氣!”
黃四喜哈哈一笑,重新把柳繩給神雕綁結實,然後拍拍神雕肩膀:“雕兄咱們可以上路了,我在後邊幫著推,不讓你獨個忙活!”
黃四喜本來想喊一聲‘駕’,但神雕可能聽得懂‘駕’的含義,它堂堂神雕,可以替朋友兩肋插刀,卻絕對不能當牛做馬。
黃四喜就把話咽了回去。
神雕雖然脾氣高傲,但隻要是答應的事情,那就絕不反悔。
當場使出全力,拉著龍脈朝家裡走去。
黃四喜見它每一步邁爪,都可以把橇車朝前拖拽數尺距離,一口氣前行幾十丈遠,更是不覺得勞累,並不要求停下歇一歇。
黃四喜見它氣力這麼足,著實吃驚不小。
最初黃四喜攜帶龍脈返回笑傲江湖時,為了把龍脈運去九宮石刻處,專門讓降龍山莊打造了一輛特殊馬車,當時要把龍脈搬到車上,需要十餘武夫合力才能辦到。
神雕一個猛禽,頂的上十餘位武夫。
倘若今天神雕不願意幫這個忙,黃四喜並不會到山外另外聘請民夫,畢竟龍脈至關重要,不容有失,他不能把龍脈行蹤泄露給任何人。
但要讓黃四喜自己拖車,他也不樂意,最終隻能原地挖坑,把龍脈掩埋起來。
不過附近多是石地,鑿坑特彆艱難,反正麻煩的很。
既然神雕願意出力,黃四喜也樂得省事。
就這樣,一人一雕,拖著一顆石製龍首,穿行在山林之間。
黃四喜擁有夜能視物的本領,不必擔心在山間迷路。
神雕同樣視力非凡。
其實雕鷹這種飛禽,原本就是以視力見長的,晚上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神雕又在山林裡居住了數十年,它對附近的一花一草都熟悉異常。
它拖著龍脈穿行大半時辰,進入一處愈行愈低的深穀裡,最終把橇車停放在一座山洞前。
黃四喜在笑傲江湖時,降龍山莊就是興建在劍塚上,他對劍塚地形可不陌生。
他打量山洞,略一辨彆,認出洞中就是獨孤求敗的埋骨之地。
神雕的家已經到了。
也許神雕是被獨孤求敗養大,它對獨孤求敗異常敬重。
哪怕獨孤求敗已經死了四五十年,它仍舊不忘記禮數。
到了山洞門前,神雕撐斷柳繩,先在山洞前麵頓首三次,又叫了三聲,恭恭敬敬作了叩拜。
隨後回眸過來,朝黃四喜煽了下翅膀,示意黃四喜陪它一起入洞。
黃四喜跟在它身後,在洞中行走了數丈距離便已停住。
隻見洞中擺放有一張石桌與一張石椅,桌椅旁邊是一座碎石堆砌起來的墳頭,此外就再無它物,獨孤求敗生前曾在洞裡居住,死後被神雕原地下葬,搬來碎石掩埋起來。
時隔這麼多年,獨孤求敗遺骸肯定已經無存,不過石墳很新,這應該是神雕常伴洞中,定期打理的緣故。
再看洞壁上,刻有‘劍魔獨孤求敗’的手書遺言。
黃四喜對劍塚的所有遺物都了如指掌,自然就沒有任何探究念頭。
他看罷洞中石刻,覺得這座山洞深藏幽穀,正是存放龍脈的絕佳之地。
他就打算把龍脈放置洞內,然後堵上洞口,徹底掩埋起來。
但神雕以此洞為家,不會讚同他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