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
黃四喜接過天竺神僧遞來的毒珠打量。
這珠子也是使用琉璃製成,外相與珍珠差不多,珠內混裝了毒藥‘十香軟筋散’與火藥。
黃四喜起臂一擲,把毒珠砸落在數丈開外。
毒珠觸地後立時爆響,並在原地躥起一團黑褐色濃煙。
黃四喜觀察那團濃煙的範圍,差不多騰空一人來高,毒煙在周圍擴散了數尺方圓,最多隻能把三五人籠罩在煙霧之中。
他見狀微微搖頭,心裡對毒珠的威力不甚滿意。
他委托天竺神僧打製毒珠,目的是想獲得一種大範圍殺傷韃子兵的暗器,可是眼前這顆毒珠的殺傷力實在有限。
他就詢問天竺神僧:“毒煙波及的範圍可以再擴大一些嗎?”
“黃居士想擴大多少?”
“至少要比現在擴大一倍以上!”
“那必須增加毒珠容量!”
現在的毒珠隻有珍珠大小,攜帶非常便利,即使黃四喜在身上裝帶二三十顆毒珠也不占位置。
倘若按照天竺神僧的辦法增加容量,讓毒珠變成核桃大小,到時黃四喜攜帶起來會很不方便。
而且有一個難題無法解決,天竺神僧又道:“毒珠越大,表層的琉璃也會越脆,可能稍微顛簸一下,就會造成毒珠破裂,就算貧僧打製出來,恐怕也與雞肋無疑!”
他最後奉勸黃四喜:“黃居士費心打製這種毒珠,真不如把心思用在飛針一類的暗器上!”
天竺神僧覺得隻要飛針擊中目標,必定可以造成創傷,但毒珠引爆為毒煙以後,如果目標刻意屏住呼吸,不讓毒煙進入體內,仍舊可以確保戰鬥力不衰。
不過天竺神僧有所不知,黃四喜隻是委托他打製毒珠,最終在珠內使用什麼劇毒,自然是黃四喜說了算。
等將來實戰之中,黃四喜肯定會把毒珠內的‘十香軟筋散’換成其它不見血也能封喉的絕殺之毒,隻要目標被毒煙籠罩,不管是否呼吸,毒煙也能滲入肌膚,頃刻間就要喪命。
黃四喜見毒珠已經沒有改進餘地,就找天竺神僧索要了打製毒珠的圖紙與配方。
天竺神僧詢問他是否需要其它幫助,他回答沒有。
天竺神僧聽了以後,就向他提出辭行:“貧僧已經在西域耽擱數月,不能繼續拖延下去,準備馬上動身返回大理,黃居士要陪貧僧一起回去嗎?”
黃四喜道:“我暫時無法返回,大師你獨自上路罷!”
他想起將來要去大理拜訪一燈大師,嘗試點化乾坤一氣袋。
他又補充一句:“等大師回到大理,見了一燈大師後,請代我向一燈大師問好,我久聞他慈悲佛名,隻要我回到中土,一定會去拜會他,聽他講論佛經!”
天竺神僧知道黃四喜熱衷開光,非常看重佛門儀式,就不懷疑黃四喜的說辭,笑道:“貧僧一定把話帶到,貧僧也期待與黃居士再次會晤!”
說完天竺神僧豎掌退走,返回禪室收拾行囊。
次日天竺神僧動身離開寺院,踏上返回中土路途。
黃四喜把天竺神僧送行到十餘裡外,然後繞道去了附近山峰,回到他日常練功的崖洞與神雕彙合。
他按照天竺神僧提供的圖紙與配方,堆砌提煉琉璃的火爐,親自動手打製毒珠。
最近大半年,神雕夜夜出行覓食,抓捕的毒物多不勝數,但凡遇上奇毒異獸,黃四喜都會叮囑神雕把毒屍保存下來。
這些毒屍現在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黃四喜在山頂積雪裡扒出一批蛇蚣蛛蠍屍,采集毒液配製劇毒粉塵。
他把這些毒粉全部用光,最終打製出了二三十顆毒珠。
由於毒珠引爆後波及的毒煙範圍有限,這些毒珠可以殺死的韃子兵絕不會多,但這是黃四喜對新型暗器的一種嘗試,他總歸要拿到戰場上印證一番。
接下來,他又重鑄了數百根玉蜂針。
待暗器齊備後,蒙軍韃子也已經快要兵臨‘鷹巢’之下。
算算時間,黃四喜在寺院裡已經借住了將近一年之久,終於到了離去之時。
他就辭彆寺院群僧,乘坐神雕飛赴‘鷹巢’阿剌模忒堡。
這座城堡修建在山頂上,周圍荒山極多,黃四喜選擇一處隱蔽山間降落,在此等候了大半個月,蒙軍韃子殺氣騰騰圍攻而來。
雖然城堡易守難攻,但蒙軍一路征戰下來,軍中隨行有數萬工匠,這些工匠擅長製造攻堅利器,尤以投石車最為精良。
蒙軍以數百座投石車輪番轟擊城堡,數日就打開了缺口。
‘鷹巢’中人一見城堡被破,當即展開突圍,他們幾千人從城堡後方撤走,沿著山路向西逃亡。
但蒙軍韃子早就料準他們的退路,派遣一支偏師埋伏在後方,等他們途徑時忽然殺出,準備徹底圍殲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黃四喜乘坐神雕現身。
蒙軍韃子瞧見神雕出沒,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因為早在大半年前,蒙軍王子就頒布過詔令,發現神雕蹤跡者皆有重賞,殺死神雕者立時封侯拜將。
這群韃子當即放開‘鷹巢’眾人,轉而開始圍攻神雕。
黃四喜與這群韃子周旋一陣,發現‘鷹巢’眾人已經撤遠,他就不與韃子戀戰,示意神雕尾隨‘鷹巢’眾人而去。
說是尾隨,其實是在保護‘鷹巢’眾人平安撤入西麵的拜占庭帝國。
由於山路崎嶇,黃四喜一人一雕殿後,完全可以一夫當關,阻止韃子追擊。
僅僅用了十餘日時間,‘鷹巢’數千人就順利進入拜占庭帝國境內。
這一路上,黃四喜始終在後方壓陣,距離‘鷹巢’眾人較遠,等到了拜占庭國境後,黃四喜開始乘坐神雕,盤旋在‘鷹巢’眾人頭頂。
此刻近距離與黃四喜照麵,‘鷹巢’眾人忍不住高聲喊問:“就是你,刺殺了韃靼人的皇帝嗎?”
黃四喜騎雕刺死鐵木真的經曆,早就傳遍了西域,所有人都知道神雕刺客的名聲,卻從未見過神雕真影。
直到今天,‘鷹巢’眾人終於親眼目睹了神雕刺客的真麵目。
但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感激黃四喜,語氣反而透著憤怒:“你刺死了韃靼皇帝,點燃了世間的最大怒火,那些野蠻人找不到你,把怒火全部宣泄在我們身上,到處屠戮我們的同袍,雖然你救了我們,卻休想贏得我們的感恩!”
他們把‘鷹巢’覆滅的責任,歸咎在了黃四喜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