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係……
恒星熊熊燃燒著,釋放出無儘的光與熱,照亮著整個世界。
其光芒與熱量如同慈母般,滋養著這個星係的生命與活力,八大行星圍繞其靜靜旋轉。
其中的小行星帶,那由無數碎石與冰塊組成的銀色項鏈,在太空中蜿蜒伸展。
在過去的無數歲月之中,都是屬於這片宇宙空間中的一道獨特景觀。
隻不過……
現在它們在另一個方麵,被派上了用場。
——當然並不是說之前那樣,被強大的引力所捕獲,化為魔術天基炮……
——儘管這種神秘側天基武器,已然掛在妖精國的上空多年了,這兩年偶爾還會用來打擊一些頑固的叛逆分子……
不過規模一般都不怎麼大。
畢竟如果落下的墜星威力太甚,怕是可以輕易的擊沉陸地,摧毀島嶼,讓妖精國整個消失在海平麵上……
不管是摩根女王,還是阿爾托莉雅大執政官,都是不願意看到的。
零星的小威力打擊倒是可以接受。
即使在原地留下個幾公裡的天坑什麼的,也隻要多扔幾具妖精的屍體進去,就能夠很快修複。
至於現在,太陽係之中的小行星帶,除了作為魔術天基炮的發射平台之外……
它還成為了某種生產線——
在這條銀色項鏈的深處,一個個小行星采集站和小行星基地,已經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建立了起來。
它們被天然的掩體所隱藏著……
大量的無人機如同傾巢而出的蜂群,向著四周擴散開去……
它們非常高效的利用采礦激光,從周圍的小行星之中采集各種資源。
而也有著相當的一部分,像是一支浩浩蕩蕩的軍團般,由那些規模更大的艦船帶領著,從小行星帶之中緩緩駛出。
攜帶著大量開采的原料和精煉後的物質,它們越過了小行星帶,向著更遠處的深空飛去。
那個方向是一顆巨行星的所在,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係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二點五倍。
木星。
氣態巨行星。
以其獨特的姿態,在浩瀚的宇宙深空中快速地自轉,外觀呈現扁球體。
大紅斑,這顆行星上最為醒目的特征,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
它宛如一顆跳動的心臟,長約兩萬五千公裡,上下跨度一萬二千公裡,其規模之巨,令人歎為觀止。
這恐怖的風暴,每六個地球日便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經常卷起高達八千米的雲塔,仿佛是大自然對這顆星球的怒吼與咆哮。
就這種情況來看,並不是一個適合發展星際殖民地的星球,屬實是生命的禁區了。
除非是人們的生命形態發生質的轉變,從物質固態的碳基血肉軀體,變成某種適應氣態變化的元素軀體或者純能之身啥的……
那麼或許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不然的話,在那之前,地球上的知性體的最好出路,還是選擇火星為佳——
那是最合適的跳板,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適中的距離以及潛在的資源,成為了太陽係內最適合發展為第二家園的候選星球。
事實上,那裡已經在進行著類似的嘗試。
而木星隻不過是被選定用作其他的用途而已,它將會被打造成為巨大的製造中心,或者說天體級彆的複合工廠。
畢竟,想要對太陽係內的資源進行開發,將各個星球都儘可能利用上,發揮它們的價值,這無疑需要非常龐大的工程能力。
當然,某人也可以獨力搞定——
但這並不合適。
終究以後是要儘可能走出去,逐鹿星河,掌握太虛,不可能所有的大工程都由某個具備超凡偉力的個體去負責完成。
他終究隻是個金丹修士,又不是成仙了。
所以說,打造一個具備完整係統,可以自我運行的龐大秩序,才是最好的方法。
正在出發的運輸船隊並不是第一支,也不會是最後一支,而木星的前沿哨站也已經基本上建設了起來。
位於這顆氣態巨行星的軌道上,空間站如同一座太空堡壘般靜靜的懸掛著,太空港部分正在擴建。
船塢間相互並聯,鍛造車間遍布,大量的獨立建造平台正在緊鑼密鼓的工作之中。
投入生產資料,然後製造出無人機和……飛船。
或者也不能說是真正的飛船,更應該說是軌道飛行器,隻適合在太陽係內移動和執行任務時所使用。
最初的藍圖是來自於涼宮小姐的那個世界裡——
那屬於未來人的文明。
在納米機器伴隨著人類發展,直到成為星際文明,進行係外殖民,甚至觸摸時空理論,開發出“timeplanedestroyeddevice”……
這些資料和藍圖也同步被記錄下來。
經過推演、模擬、修改後,這些藍圖便理所當然地以更加契合當前的這個宇宙物理規則的形式,重新被投入生產使用。
性能不算很好——比起未來人發展出的文明來說,這算是早期的載具技術了。
不過隻局限於太陽係內的使用,還是已經完全足夠了。
木星依舊安靜。
就像是往常一般,這恢弘的巨行星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著,作為這個星係的一部分。
隻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它也發生了某種變化。
同步軌道上已經建立起了第一座空間站,並且還在擴建著更多的太空港和軌道設施。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設施將如同衛星般環繞木星運行,為後續的工程與開發提供堅實的後盾。
附近的特洛伊小行星帶也即將建立起太空工業基地,提供初期所必需的生產設施和工程能力。
儘管這些變化對於整個恢弘龐大的氣態巨行星來說微不足道,簡直猶如塵埃一般渺小。
但它們卻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就像一粒種子破土而出。
——————
——————
火星。
這顆太陽係內第二小的行星,同樣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