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更加繁華了。
此時的高麗,可不是什麼名不經傳的小國。
曾經隋朝百萬大軍沒能打下高麗,就已經讓高麗在整個亞洲地區隨之揚名了。
但是現在,大唐以絕對優勢,強行覆滅高麗,將其納入版圖之內。
這就是告訴天下萬國,大唐才是最為強盛的地方。
加之大唐跟天竺的交流,新的貿易路線被開辟,更多的異國外邦的商人,都紛紛往長安跑來做生意。
尤其是波斯商人。
大唐太子揚言庇護波斯最後的皇帝,天竺也隨之配合,這讓原本已經沒有了國家的波斯商人,把大唐認為是最後的淨土。
是以大量的波斯商人,紛紛前往大唐,準備輔助自家的皇帝,重新開始籌備,走上複國的道路。
曾經的波斯帝國,畢竟是有這麼大的疆域,哪怕已經腐朽,但那些傲慢的波斯貴族,自然是認可自己的國家。
這也讓大量的財富,開始向著大唐進行轉移。
隨之帶來的,也是長安房價再一次的暴漲。
扶餘隆入了長安後。
便去了鴻臚寺,請求麵見大唐皇帝陛下。
原本來說,李世民是不會拒絕跟百濟國王太子見麵的。
然而正是在這個時候,西域傳來了緊急軍報。
扶餘隆麵聖之事,就這麼被擱置了。
——
太極宮後殿。
李世民麵色有些難看。
在大唐覆滅高麗的情況下,竟然還會有不開眼的國家,敢於挑釁大唐。
這簡直是對大唐的蔑視。
“陛下,這必是西突厥的陰謀。”
房玄齡看完軍報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聞言,微微頷首,示意房玄齡繼續。
房玄齡作揖道:“自從我大唐使團出使天竺,太子教令,對波斯皇帝進行庇護後,大量的波斯人攜家帶口,前來我大唐疆域生活。”
“因這等關係,絲綢之路,變得更為繁華起來,也吸引了更多異國外邦之商人。”
“然西域那邊的道路,始終掌控在我大唐手中,西突厥對此早就已經眼紅不已。”
“此番焉耆王龍突騎支的女兒嫁給西突厥重臣屈利啜的弟弟後,焉耆不再向我大唐朝貢,轉而投靠了西突厥,便是第一步。”
“焉耆地處絲綢之路的中段,位於中道之上,連接著長安和羅馬,東連敦煌,西接龜茲,乃重要之樞紐。”
“西突厥便是想以此,對絲綢之路的貿易進行插足。”
眾臣聽完,紛紛點頭讚同,對於房玄齡的說法比較支持。
西突厥一直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常年侵擾大唐邊疆,局部戰事不斷。
李世民眉頭緊鎖,眼中寒芒一閃,重重地將手中軍報拍在禦案之上,怒聲道:“西突厥賊子,妄圖染指絲綢之路,謀我大唐財富,斷我邦交商路,絕不能姑息!房卿,依你之見,當下當如何應對?”
房玄齡略一思忖,上前一步,雙手恭敬地拱起,臉上滿是凝重:“陛下,此事背後大有文章。西突厥此番作為,絕非僅是拉攏焉耆這般簡單。自我大唐使團出使天竺,對波斯皇帝庇護以來,絲路愈發昌盛,萬邦來朝,可這也讓西突厥眼熱得緊。”
“西突厥向來覬覦絲綢之路的厚利,可一直忌憚咱們大唐的軍威,正麵強攻占不得便宜。如今拉攏焉耆,無非想先撕開一個口子。焉耆身處中道樞紐,一旦為其所用,西突厥便能借此暗中操控商道貿易,對往來商旅抽稅、劫貨,損我大唐威名不說,還能坐收暴利。”
李世民微微點頭,臉色愈發陰沉:“哼,這幫蠻夷,打的倒是好算盤。那依諸位看,他們後續還有何謀劃?”
李靖作揖道:“陛下,西突厥定會持續鼓動沿線的一些小邦,效仿焉耆叛唐。今日是焉耆,明日說不定就是龜茲、疏勒。他們想串聯起一股反唐勢力,一點點蠶食咱們在西域的掌控。”
“倘若真讓他們得逞,絲綢之路斷絕,於我大唐經濟、外交皆有重創,周邊藩屬國見我大唐連絲路都護不住,也會心生二意。”
長孫無忌也附和道:“陛下,不僅如此,西突厥還企圖借此機會窺探我大唐軍情。為保絲路安穩,定會出兵應對,他們便可從每場戰事中摸透咱們的行軍布陣、戰術安排,日後衝突加劇,對我大唐極為不利。”
李世民頷首沉思,轉而問道:“焉耆國內,就無人反對與西突厥勾結嗎?朕記得,焉耆也曾受我大唐諸多恩澤。”
這時,褚遂良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聖明,焉耆國內並非鐵板一塊。焉耆王龍突騎支親近西突厥,可他的弟弟頡鼻、栗婆準等人,對大唐向來心向神往。”
“如今,焉耆王弟頡鼻、栗婆準等三人投我大唐,足見其心意。”
“隻是那龍突騎支被西突厥許以重利,又有聯姻之約,才豬油蒙了心。”
“須知國內百姓,多是依靠與我大唐貿易為生的商賈,還有仰仗大唐庇護才免受周邊劫掠的牧民,想必也不願與大唐為敵。隻是龍突騎支掌權,他們敢怒不敢言。”
魏征補充道:“若我軍出兵,除了速戰速決拿下都城,還需留意安撫城中百姓。一旦能擒獲龍突騎支,再將栗婆準等親唐之人推到台前,曉諭百姓,表明大唐無意為難,隻懲首惡,那焉耆國內動蕩自會平息,也能更快重歸我大唐掌控。”
李世民微微點頭,目光冷峻:“看來這焉耆國內,也有可用之人、可乘之機。那依諸位看,出兵之事,還需籌備哪些?”
李靖拱手道:“陛下,兵貴神速,不如遣一軍直擊焉耆。那焉耆國雖有西突厥撐腰,但國力遠不及我大唐。安西都護郭孝恪向來善戰,麾下將士更是精銳無比。”
“陛下可令其率精騎三千,速奔焉耆。趁那西突厥援兵未及趕到,先拿下焉耳熟能的焉耆都城。郭將軍熟知兵法,隻要趁夜突襲,必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擒了那龍突騎支,再重立親唐之人為王,以絕後患。”
李世民目光灼灼,掃視群臣,高聲問道:“諸位覺得如何?”
長孫無忌出列,微微躬身,輕聲卻沉穩地說道:“陛下,李靖將軍此計雖妙,但西突厥狼子野心,不會坐視我們攻打焉耆。此次他們蓄意謀劃良久,焉耆若遇襲,西突厥定會傾儘全力來援。出兵之時,需在邊界安排重兵,以防不測。“
“依臣之見,可調遣重兵,屯於邊境要隘之處,威懾西突厥。再者,一旦郭孝恪部遭遇困境也可隨時馳援,如此,我軍前後呼應,自當萬無一失。”